課程引言
與傳統采購成本定義不同,本課程關注的采購成本為全面采購成本,它包括三大部分:1)所采購的原材料費用、運雜費、保險費等原材料成本;2)采購過程的成本:采購部門完成采購過程所付出的成本;3)因采購不良而造成的管理不善成本,如不合格材料所產生的質量損失成本、未按時供應而停工待料所產生的效率損失成本、過量原材料庫存所產生的資金占用成本等等。對采購管理人員而言,在確保生產部門零部件供應和原材料采購成本的這對矛盾體中尋找到最佳的結合點這個問題上,直接體現為原材料成本與因采購不良而造成的管理不善成本之間的矛盾平衡問題。
對全面采購成本的控制主要有三種手段:
1)業務手段:通過選擇新供應商、招標、集中采購、談判等壓低供應商的利潤來實現采購價格的降低;
2)技術手段:通過價值工程(VE)等技術手段優化產品結構,包括減少零件數量和提高標準件比例,以及使用更便宜的替代件,以實現原材料成本的降低;
3)管理手段:加強對自身采購不良以及供應商內部管理不善成本的分析與控制,使整個采購成本的降低建立在自身和供應商對管理不善成本持續改進的基礎上,從而達到真正降低采購成本的目的。
對供應商而言,其產品銷售價格的報價是基于其產品制造成本,它包括正常料工費投入所形成的產品純生產成本,以及七大浪費(產品缺陷、過量生產、過量庫存、等待時間、低效工序、無效運輸和錯誤動作)所形成的管理不善成本。因此要降低供應商的產品制造成本,必須先要降低供應商的管理不善成本。
過去的采購成本控制通常是采用前兩種手段,不能從根本上降低全面采購成本。因此,本課程針對第三種手段(管理手段)進行講解,以提高采購人員對內部采購不良成本的管理能力,并從過去單一的削減供應商銷售價格拓展到對供應商內部管理不善成本的控制,以降低整個供應鏈的經營管理風險。
課程目的
本課程以管理手段為重點,從財務的角度系統講解:
1)采購商如何對供應商內部管理不善成本的分析和控制方法,使采購成本的降低是建立在供應商對管理不善成本持續改進的基礎上,從而達到真正降低采購成本的目的;
2)采購商如何通過全面采購成本的管理,平衡采購成本與管理不善成本之間矛盾關系,避免因采購成本的降低導致生產過程管理不善成本增加的問題。
課程大綱
一、采購成本的管理基礎
1.1 全面采購成本的構成
1.1.1 全面采購成本的構成
1.1.2 客觀的多因多果成本產生過程
1.1.3 豐田汽車公司定義的七大浪費
1.1.4 質量成本的構成
1.1.5 效率成本的構成
1.1.6 資金占用成本的構成
1.2 影響采購成本的主要因素
1.2.1 影響原材料成本的因素
1.2.3 影響采購過程成本的因素
1.2.3 因采購不良而造成的管理不善成本
1.3 與采購成本相關的各項費用
1.3.1 與原材料成本相關的費用
1.3.1.1 原材料成本的構成
1.3.1.2 產品物料清單(BOM)
1.3.2 與采購過程成本相關的費用
1.3.3 與采購管理不善成本相關的費用
二、供應商內部的管理不善成本分析
2.1 從費用角度的分析
2.1.1 產品制造成本的費用構成
2.1.2 產品制造成本的分析要點
2.2 從成本角度的分析
2.2.1 產品制造成本的成本構成
2.2.2 分析案例 – WMC公司
2.2.2.1質量損失成本分析指標
2.2.2.2效率損失成本分析指標
2.2.2.3 期間差異比較分析
2.2.2.4 期間效果比較分析
2.2.2.5 資金占用成本分析指標
三、全面采購成本的分析與控制
3.1 全面采購成本績效指標
3.2 采購部門全面采購成本績效評價
3.3 供應商全面采購成本績效指標
3.4 供應商的成本績效評價
3.5 全面采購成本預算
3.6 全面采購成本的數學模型
四、案例分析:廣汽本田的供應鏈原價企劃
4.1 原價企劃產生的歷史背景
4.2 原價企劃產生的現實背景
4.3 供應商原價企劃部門的建立
4.3.1 部門建立的目的
4.3.2 部門的職責范圍
4.3.3 部門的人員配置要求
4.3.4 建立原價企劃部門的好處與困難
4.4 廣汽本田供應商原價企劃模型
4.4.1 廣汽本田-供應商的組織關系模型
4.4.2 供應商零部件成本模型
4.5 五羊本田供應部的組織架構
課程時間 1天
學習對象 采購管理人員,財務管理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