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質生產力驅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
李曉林 南開大學經濟發展研究院教授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低空經濟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質生產力的代表,是培育競爭新優勢、打造增長新引擎、增強發展新動能的戰略選擇。地鐵公司要立足地鐵產業鏈資源和軌道交通產業基礎,因地制宜研究探索低空經濟發展技術路徑和產業方向,積極開展低空航路規劃及網絡布局研究、低空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及相關設備和技術研究、低空經濟產業研究及投資布局等工作
-
數智時代汽車產業未來
侯明哲 阿里巴巴智篆商業認證講師課程時間:0.5天授課對象:汽車行業中高管授課方式:務實、點睛,互動性強,理論+案例+實踐課程大綱:第一講:新技術:ABCD浪潮一、科技浪潮二、技術大爆炸三、數字經濟1、數字產業化2、產業數字化3、數據價值化4、數字化治理四、數字新基建(新基建和東數西算)五、碳中和和汽車產業第二講:汽車低碳化—新能源汽車一、電動車1、CTC/CTB2、壓鑄一體3、線控底盤三、電池技術1、麒麟電池2、4680電池3
-
“新質生產力”助力煙草業高質量發展
李曉林 南開大學經濟發展研究院教授課程大綱:第一部分:新質生產力與傳統生產力的區別在哪?1.1新質生產力的定義是什么?1.2新質生產力和傳統生產力的區別是什么?對應二級市場賽道劃分如何?2新質生產力的概念如何起源和誕生的?3新質生產力把握的關鍵點在哪3.1打造新型勞動者隊伍3.2掌握和用好新型生產工具3.3塑造適應新質生產力的生產關系第
-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
王豐收 北京一、廣東產業政策和發展戰略1.廣東省十四五規劃產業升級戰略2.全球碳達峰、碳中和下的綠色革命3.產業數字革命4.科技革命: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二、廣東省和大灣區城市群發展戰略1.廣東省“一核一帶一區”城市群戰略2.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3.粵港澳大灣區九座城市定位和國際比較4.《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8-2035年)》5.《深圳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
-
中國低空經濟現狀、挑戰與未來戰略全景解析
馬海順 高級工程師,中國建設工程造價協會委員“六劃思維”賦能低空經濟行業高質量發展本課程旨在全面解析中國低空經濟的現狀、挑戰與未來戰略,并通過“六劃思維”為低空經濟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賦能。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員將能夠深入了解低空經濟產業鏈各環節的發展情況,掌握低空經濟面臨的主要挑戰與應對策略,以及運用“六劃思維”推動低空經濟項目落地實施的方法與技巧。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員將掌握低空經濟從政策解讀到商業落地的全鏈條邏輯,助力行業搶占全球制高
-
新質生產力與低空經濟
劉子軍 鳳凰衛視知名財經評論員;深圳市國防教育促進會副會長;國防教育授課專家項目背景2025年中國經濟如何高質量發展,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助力中國產業轉型?低空經濟面臨哪些機遇?課程內容1、美國大選與中美關稅戰2.0版2、中美高科技脫鉤到舉國體制科技闖關3、RCEP與世界產業鏈重組4、2025年世界宏觀經濟形勢分析5、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兩會亮點的政策解讀6、中國制造2025與第四次工業革命7、新質生產力的內涵與發展之路
-
十五五宏觀經濟形勢及對國企發展的影響
鐘巖 青島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經濟教學部主任第一講我國宏觀經濟面臨嚴重的經濟困難一、國際政治環境的惡化趨勢國際體系由國際行為體、國際格局、國際規范三要件構成。1、威斯特伐利亞體系2、維也納體系3、凡爾賽-華盛頓體系4、雅爾塔體系5、一超多強格局6、未來國際格局變化趨勢:中美共治?中美冷戰?中美沖突?二、去全球化趨勢強化三、多年來順風車戰略面臨丟失1、當今世界經濟格局及變遷2、中美GDP比較3、制造業重心的轉移4、世界十大制造業國家四、中美激
-
2030中國汽車行業發展趨勢展望
李曉林 南開大學經濟發展研究院教授全球經濟步入后疫情時代,各國經濟共振復蘇,中美仍是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中國乘勢而上,引領復蘇,政策穩健,改革創新。十四五時期必將是中國經濟、發展格局發展重塑的幾年,一定會涌現一批黑馬及獨角獸企業,有一批城市、地區、企業將成為國內經濟發展的新亮點,所以我們要理解十四五規劃的里程碑意義,準確把握十四五規劃的重大趨勢,認清汽車產業特征。
-
特朗普2.0:對等關稅下的中美博弈與全球經貿格局演變
于濤 原國家智庫研究人員于濤【核心提示】?對等關稅的本質?特朗普2.0時期的中美博弈及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對等關稅對全球經貿格局與規則的重置?怎樣理解特朗普2.0、能走多遠??中國企業出海/出口如何應對?【課程提綱】第一部分特朗普2.0的對等關稅一、特朗普2.0美國再工業化與重構全球貿易體系的目標1、總體思路2、“海
-
新貿易關稅戰背景下,全球產業鏈重構
李曉林 南開大學經濟發展研究院教授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反對,許多國家認為該政策會破壞多邊貿易體制,阻礙世界經濟發展,擾亂全球貿易秩序,引發各國關稅螺旋上升,加劇貿易保護主義,破壞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推高通脹,影響經濟增長且沖擊金融市場,對全球經濟造成多方位嚴重的負面沖擊。面對高關稅壁壘,中國龍頭企業不得不重新調整全球布局、重塑供應鏈并尋求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