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形勢下房企發展的路徑和策略
李戰軍 浦東新區房地產業協會秘書長一、宏觀經濟形勢。1、中美經貿關系爭論的焦點和未來影響。2、中國經濟下行的原因和現實舉措。3、兩會政策解析。二、房地產調控政策1、調控的動因、手段和效果。2、頂層設計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框架內容分析。三、房地產市場現狀1、投資、建設、銷售屢創新高現象和經濟規律探索。2、城市分化、輪轉和形態功能提升。四、房地產企業發展路徑和策略1、中國房地產企業的歷史使命和命運歸宿。2、小型房企的生存機遇和外部挑戰。
-
十五五規劃前瞻解讀與政府企業落地實操
紀可人 某國有大型券商首席投資顧問,上市保薦及投融資輔導專家除了宏觀講解,還會搭配自己多年的幫扶企業和管理經驗,在政策講解的同時送上很多實操案例,會讓課程相當接地氣,讓學員們在課堂上歡聲笑語的渡過愉快的學習時光。特別適合各政府部門、國企中高層管理干部、企業總裁班的企業家、企業高管、企業各部門精英、企業財務經理、轉型中的銀行體系、保險公司新型理財、第三方財富管理、金融理財學生等學員學習。
-
2025年兩會解讀
郭兆暉 中央黨校社會和生態文明部教研室主任、教授第一節: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核心內容與發展方向 (一)政府工作報告總體框架與核心目標1.2024年工作回顧與2025年主要預期目標2.經濟增長、就業與物價調控核心數據解讀3.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協同發力方向(二)2025年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路徑1.擴大內需戰略與消費升級重點領域2.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三大抓手”3.鄉
-
2025年全國兩會與政府企業未來發展實操
紀可人 某國有大型券商首席投資顧問,上市保薦及投融資輔導專家外需下滑和內需不足碰頭,周期性和結構性問題并存,一些地方的房地產、地方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風險隱患凸顯,部分地區遭受洪澇、臺風、地震等嚴重自然災害。在這種情況下,政策抉擇和工作推進面臨的兩難多難問題明顯增加。經過全國上下共同努力,不僅實現了全年預期發展目標,許多方面還出現積極向好變化。
-
2025年兩會精神解讀及機遇
吳懷山 曾任中國社科院中小企業研究中心投融資部主任;國家銀河培訓工程特聘專家一、2025年兩會召開的大背景(一)外部:不確定性明顯加大1、世界政治秩序陷入紊亂2、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3、多國貿易混戰硝煙四起4、對華遏制圍堵愈演愈烈5、地緣沖突頻發風險外溢(二)內部:壓力不小,尚需增強經濟動能1、有效需求不足,投資乏力2、外部需求多變,出口承壓3、社會預期偏弱,信心低迷4、中小企業困難,仍需扶持5、青年失業明顯,壓力較大6、地方財政窘迫,支出受限7、多重風險堆積,隱患較大8
-
學習貫徹2025兩會精神深度解讀與“十五五”規劃編制
李曉林 南開大學經濟發展研究院教授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穩住樓市股市,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和外部沖擊,穩定預期、激發活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會和諧穩定,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
-
低空經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著力點
許森 黨史黨建與國內外形勢分析專家一、目前我國在低空經濟領域具備顯著規模優勢1、什么是低空經濟2、“新”低空裝備3、“新”低空場景 4、“新”基礎設施 二、我國具有發展低空經濟的諸多優勢1、我國在低空經濟產業鏈創新鏈的個別環節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全球領先優勢。2、中國現代化產業體系為以低空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創新發展提供土壤。3、中國的規模經濟優勢是當下進行技術創新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最大優勢。三、
-
2025年兩會政策解讀與宏觀經濟展望
鐘巖 青島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經濟教學部主任2025年兩會精神解讀第一講中央對我國面臨的宏觀經濟形勢的基本判斷一、國際政治環境的惡化趨勢國際體系由國際行為體、國際格局、國際規范三要件構成。1、威斯特伐利亞體系2、維也納體系3、凡爾賽-華盛頓體系4、雅爾塔體系5、一超多強格局6、未來國際格局變化趨勢:中美共治?中美冷戰?中美沖突?二、中美激烈博弈對經濟的影響加劇1、大國GDP增量變遷2、中美貿易情況3、美國新總統政策變化問題及對我國的影響4、
-
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中國企業出海新洞察
榮森 實戰派外匯管理專家、證券技術分析師了解2025年全球與中國經濟發展態勢及新的經濟、金融政策,分析中國企業出海的戰略、目的地國基本產業特征與出海困境,總結2025年中國企業出海新趨勢。幫助學員有效應對新的經濟環境變化為自身業務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積極擁抱市場轉型與變革。
-
2025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解讀與中國經濟發展前瞻
于濤 原國家智庫研究人員課程背景·2025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的強烈信號:中國經濟向新看、向前看;本課程以宏觀經濟為主,講新意、講重點·特朗普2.0加劇了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和嚴峻性,提振內需成為2025年中國經濟的當務之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并將全面擴大內需置于產業政策之前成為各項工作之首·年初DeepSeek及“杭州六小龍”的大火成為中國經濟創新發展的“破題之筆”,政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