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二十一世紀的經濟是信息化經濟,如何理順龐大的供應、制造、銷售、售后服務整個產業鏈條,保證企業平滑運轉,是每個企業面臨的巨大挑戰。然而,受限于傳統的“成本思維”以及對供應鏈認知不夠,我國大多數企業的供應鏈建設只停留在內部運作上,供應鏈上下游之間依然是信息孤島,在用傳統的溝通方式來傳遞和交流信息。并且,隨著全球化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企業的供應商遍布全球各地,
帶來時差、語言溝通、信息不對稱等問題,這導致供應鏈的管理難度越來越大,也因此帶來了巨大的成本損耗。
長期以來,我國制造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水平和內部競爭能力還比較弱,突出體現在:
缺失端到端的供應鏈業務集成,無法對客戶訂單的履行實施有效監控;
供應鏈上各節點企業技術問題和質量問題層出不窮,嚴重影響客戶訂單的交付進度;
供應鏈上各節點企業供應信息和需求信息閉塞,不可視,缺乏有效的信息化系統支持;
內部供應鏈(計劃、采購、制造、物流等)業務各自為政,缺乏有效統籌;
供應鏈資源閑置和浪費現象嚴重,供應鏈成本居高不下;
供應鏈存貨太多,周轉太慢。
通過此課程學習,我們會幫助企業認清目前供應鏈運營的績效現狀,通過與業界標桿級供應鏈的對
比,發現自身供應鏈績效和運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我們還會以業界成功最佳實踐和大量的實戰經驗和教訓,幫助企業建立以供應鏈集成整合業務來驅動組織能力、流程能力和崗位能力的整體能力提升的思想和方法,從而實現企業的供應鏈績效水平的持續改進。
培訓收益
學習并掌握標桿企業供應鏈發展趨勢、發展策略的方法
學習并領會企業供應鏈現狀診斷的方法,及時發現供應鏈管理現狀中存在的問題;
學會進行供應鏈績效現狀分析的方法,發現影響供應鏈績效的關鍵因素;
學習并領會企業集成供應鏈管理未來發展規劃、實施策略的方法;
學會供應鏈關鍵業務流程的設計與優化的方法;
學會供應鏈的組織建設與優化的方法;
學會通過供應鏈的信息化建設與優化來實現供應鏈績效持續改進的方法。
課程特色
內容價值定位――課程內容采用國際上先進的供應鏈運作模型管理思想和績效改進方法論,結合國內外企業供應鏈管理的最佳實踐案例。
實操性和互動性――培訓過程中,通過對企業的實際供應鏈流程、組織、崗位與績效的演練、案例研討等方式,加深學員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實際轉化能力。
講師的專業性――供應鏈、計劃、物流、采購和流程管理領域的資深專家,有資深的業務管理實踐經歷,以及豐富的咨詢、培訓經驗。
參加對象:
企業總經理/副總經理、廠長、制造企業/物流企業運營副總,供應鏈總監,物流總監,計劃、采購、
生產、物流、調度、商務、IT等部門經理,流程管理職能負責人、供應鏈變革項目組成員。
課程介紹
一、供應鏈現狀問題與挑戰
市場需求變化大
訂單交付不及時
訂單履行周期長
訂單響應市場能力不足
供應鏈成本高
存貨周轉慢呆滯積壓嚴重
【研討】供應鏈問題的解決方法研討
二、供應鏈管理成熟度模型
? 企業戰略地圖
? 企業價值分析
企業財務價值分析
企業外部客戶價值分析
企業內部客戶價值分析
? 供應鏈運作參考模型(SCOR模型)
? 供應鏈管理成熟度模型
? 供應鏈管理成熟度能力等級測評要素
初始級供應鏈能力等級測評要素
功能級供應鏈能力等級測評要素
前瞻級級供應鏈能力等級測評要素
集成級供應鏈能力等級測評要素
標桿級供應鏈能力等級測評要素
【研討】企業供應鏈管理成熟度能力等級研討
三、供應鏈績效體系設計
? 供應鏈績效測評指標
交付可靠性績效測評指標
反應性績效測評指標
柔性績效測評指標
成本績效指標
資產利用率績效測評指標
? 供應鏈績效測評體系設計
供應鏈流程KPI指標設計
應鏈組織KPI指標設計
供應鏈管理者崗位KPI指標設計
供應鏈業務操作崗位KPI指標設計
【案例】
1、典型供應鏈組織績效指標
2、典型供應鏈管理者崗位KPI指標
3、典型供應鏈關鍵崗位績效指標
? 供應鏈績效管理監控體系設計
如何進行組織績效管理監控體系設計
如何進行流程績效管理監控體系設計
如何進行崗位績效管理監控體系設計
【案例】典型供應鏈績效管理監控模板介紹
四、供應鏈戰略規劃
? 供應鏈戰略目標
供應鏈戰略地圖
供應鏈發展戰略目標(財務價值)
供應鏈發展戰略目標(客戶價值)
? 供應鏈實施策略
技術領先型策略
成本領先型策略
快速響應型策略
綜合型策略
? 供應鏈業務流程規劃考慮因素
供應鏈的客戶與需求
供應鏈交付的產品特性
供應鏈不同業務模式特點分析
供應鏈與市場體系業務接口關系
供應鏈與研發體系業務接口關系
供應鏈與服務體系業務接口關系
供應鏈的業界最佳實踐
企業供應鏈管理成熟度等級
? 如何規劃供應鏈業務流程體系
企業價值鏈
供應鏈運作的核心功能模塊
供應鏈LEVEL-0 級業務流程展示
供應鏈LEVEL-1 級業務流程展現規則
供應鏈LEVEL-1 級業務流程展示
供應鏈LEVEL-2 級業務流程展現規則
供應鏈各功能模塊主干業務關鍵里程碑分析
供應鏈各功能模塊業務模式分析
【案例】某企業供應鏈業務流程體系規劃展示
【演練】 小組選擇供應鏈某一個模塊,進行該
模塊的業務流程架構規劃
五、關鍵業務設計與優化之1:產品數據管理
? 產品主數據文件——設計BOM
? 產品制造數據文件——制造BOM
? 產品多級制造數據文件——多級制造BOM
? 產品構成物料文件——物料屬性
? 產品銷售文件——銷售BOM
? 產品售后服務文件——售后服務BOM
? 產品成本核算文件——成本BOM
? 產品計劃管理文件——計劃BOM
? 產品技術文檔資料
【研討】產品數據文件不全,對供應鏈的影響度
六、關鍵業務設計與優化之2:計劃管理
? 計劃管理的業務架構
? 主需求計劃
? 可供貨能力計劃
? 主生產計劃
? 物料需求計劃
? 采購計劃制定與執行
? 生產計劃制定與執行
? 訂單履行計劃制定與執行
? 逆向物流計劃管理
【研討】為什么計劃管理是供應鏈的指揮中樞
七、關鍵業務設計與優化之3:采購管理
? 采購管理的業務架構
? 供應商開發
? 采購商務
? 采購訂單下達與跟蹤
? 供應商績效考核與改進
【研討】供應商的能力與協同成為供應鏈整合與
業務集成的關鍵
八、關鍵業務設計與優化之4:制造管理
? 制造管理的業務架構
? 制造準備(人、機、料、法、環)
? 制造過程控制
制造進度控制
制造工藝、制造技術、制造工程
設備設施、模具、工裝管理
制造質量控制
制造安全控制
制造異常處理(技術、質量、物料)
? 制造完工與入庫
【研討】制造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法措施討論
九、關鍵業務設計與優化之5:物流管理
? 物流管理的業務架構
? 進口物流
? 收貨物流
? 倉儲物流
? 制造物流
? 出貨物流
? 運輸物流
? 區域配送物流
? 出口物流
? 快遞物流
? 逆向物流
【案例】物流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法措施討論
十、供應鏈組織體系建設
? 從供應鏈職能型組織過度到流程型組織
職能型組織的特征
戰略、組織、流程、崗位和績效的關系
流程型組織的特征
流程型組織的設計方法
程型組織的組織職責描述方法
【案例】典型供應鏈流程型組織架構圖
? 基于流程的供應鏈職位體系設計
流程和職位的關系
基于流程的職位體系規劃
基于流程的職位說明書設計
基于流程的職位任職能力要求
【案例】典型供應鏈職位體系設計介紹
? 實現供應鏈績效改進的組織優化方法
組織運作的績效目標
以流程為過程控制,配置合適的組織資源
基于流程的組織責任和崗位責任
監控崗位執行流程的能力
? 實現供應鏈績效改進的崗位優化方法
基于流程的崗位任職資格標準設計
崗位任職能力的提升
【案例】組織、流程、崗位、績效一體化
十一、供應鏈信息化建設
? 供應鏈IT系統優化
現有ERP系統的弊端
供應鏈業務流程與ERP系統的關系
基于供應鏈業務流程的ERP系統優化
基于供應鏈績效管理監控體系的數據統計與管理監控平臺設計
? 供應鏈績效改進
通過信息化平臺發布供應鏈端到端需求信息和供應信息的可視化數據
通過數據分析發現影響供應鏈績效的關鍵因素(流程、組織或崗位層次)
通過對關鍵因素實施優化實現績效改進
將優化后因素固化到流程、組織職責和崗位責任中
【案例】 業務流程化、工作模板化到管理IT化實現供應鏈績效改進案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