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按照“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要求,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從戰略高度認識新時代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中心地位,充分認識增強微觀市場主體活力的極端重要性,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要求,扎實推進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董事會是現代企業制度中的“商業頭腦”,完善董事會制度和提高董事會成員的實務效能,是企業完善公司治理和市場化經營的重要舉措。
課程收益:
一、作為學員,參加這個培訓后將:
1.統一思想和認識,尤其是公司治理中角色、分工與職責
2.了解和清晰董事長、總經理職權、責任、義務
3.正確認識公司治理和董事、監事的作用和價值
4.董事、CEO、經理層人員能夠全面了解公司治理和董事會的工具與方法
二、作為企業,將該課程引入培訓后,能夠:
1.規范公司治理結構,提升治理效能和董事會運作效率
2.了解治理結構如何設計及運作
3.理解董事和監事如何構建和運作機理
4.理解、掌握卓越董事四大職能、三大模塊
5.掌握外部董事任職資格開發及評價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完善公司治理與加強國企黨的領導
一、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面臨新形勢
1.新時代需要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質量、效率、活力);
2.“管資本為主”的國資新監管模式(改革模式解讀);
3. 國企混改的典型經驗和案例解讀。
二、國企改革如何堅持兩個“一以貫之”原則(國企的定位與責任);
1.完善法人治理建設“強”而“優”的新型國企;
2.董事會真正成為企業的決策主體(試點案例);
3.監事會有效監督切實保障資產安全(實務案例);
4.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
5.“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如何實現國企領導制度創新(處理好組織上“內嵌”);
6.國企黨組織如何圍繞生產經營開展工作(功能上“融合”);
7.企業黨組織如何參與公司”三重一大“;
8.黨管干部原則如何與董事會、經理依法行使選人用人權相結合。
第二部分、董事會制度建設、董事會決策機制和董事的決策能力
1、董事會的法定職責和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
2、董事會建設實踐:不能搞“不懂”的董事會;
3、為什么董事會是公司的經營決策機構?
4、董事會試點和規范的目標:何為戰略型董事會?
5、董事會制度建設的主要內容和試點特點;
6、國企分類改革對董事會制度建設的新要求和董事會決策程序的調整;
第三部分:董事履職與機制及外部董事
1. 為什么需要一個董事會?
2. 董事會類型及“問題”董事的類型
3. 董事的權力的行使與對濫用權力的控制
4. 恪守管家職責:董事的忠誠義務
5. 善意之后還要行為到位:董事的勤勉義務
6. 董事責任標準如何把握?
7. 董事責任風險的如何應對?
8. 董事瀆職的后果:公司行動和股東訴訟
第四部分:董事會的作用與有效董事會的構建
1. 如何提高董事會的自主性?
① -傀儡型的公司與董事會
② - 漂浮型的公司與董事會
③ - 合伙型的公司與董事會
④ - 自主型的公司與董事會
2. 如何構建專業型和職業化的董事會?
⑤ - 橡皮圖章董事會徒有其表
⑥ - 鄉村俱樂部型董事會為五斗米折腰
⑦ - 代表型董事會各為其主、與股東會同構
⑧ - 專業型和職業化的董事會公司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3. 有效董事會的構建:規模、結構與董事來源
4. 案例分析某公司董事構建規劃
5. 股東董事、經理董事與獨立董事:角色的異同
6. 如何選聘董事?選聘程序?
7. 案例分享董事任職資格
8、卓越董事會的四項重要角色與三大模塊
9、董事長與總經理
1. 董事長與總經理的關系兼任還是分離?
2. 有規則,沒有標準,趨勢是分離
3. 董事長到底干什么事董事長的職權?
4. 總經理管什么事情總經理的職權?
5. 董事長與總經理兩職分離何時會出現,何時更好?
6. 案例分享某企業董事長與總經理分離
7. 董事會如何引進空降兵?
總結:互動交流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