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仍在持續,穩住經濟大盤、實現高質量發展,數字經濟被寄予厚望。“信息通信業作為數字經濟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引領者,不僅是穩增長的關鍵支撐,更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呂廷杰在接受《人民郵電》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構建數字經濟新引擎時不能只關注單一技術層面,而要把5G、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融合成商務解決方案,打造數字經濟的價值引擎。”
數字經濟是全球大勢所趨。呂廷杰表示,首先要理解數字經濟,才能明確轉型方向。數字經濟是信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后,逐步浮現出來的一種經濟狀態。信息經濟是數字經濟的前一階段,數字經濟是信息經濟的高級發展階段。
在呂廷杰看來,數字經濟有兩個重要特征,一是工具的智能化,二是數據的要素化。他進一步解釋說,人類生產進入數字經濟階段的標志是行業將開發出智能的勞動工具,既不需要人力驅動,也不需要人工操作,“黑燈工廠”、無人駕駛車輛、無人機等都指向這個目標。數據是未來社會發展的新財富,在我國,數據作為一種新型生產要素,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傳統要素并列。
“整個社會數字化進程沿著兩條路徑展開,第一條路徑依靠能源的變革,社會生產實現從蒸汽機到電力、石油再到太陽能的演進;第二條則圍繞信息和數據創造出新技術新業態,典型代表是5G、元宇宙等,它們是經濟復蘇的新引擎。”呂廷杰表示,“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信息技術作為新引擎的商業模式不夠豐富,盈利模式不夠清晰。”
他以5G為例。“現在,運營商投入大量資源建設5G網絡,期待5G能夠拉動經濟發展。”呂廷杰認為,“5G作為基礎設施,應當適度超前建設,但是,僅憑一條‘路’無法大規模拉動消費。因此,當5G之‘路’鋪好后,我們應當考慮其上能跑什么樣的‘車’,從而讓‘路’產生經濟效益。”
這些能產生價值的“車”在哪里?呂廷杰表示,以5G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已經在多類垂直行業中應用,在此過程中能創造出各種商務引擎,包括無人機之類的物理引擎,也包括Web3.0這樣的應用引擎。這些新引擎將催生大量的網絡應用和商業模式,推動國家數字經濟的發展。
呂廷杰舉例,無人機就是個小型的商務引擎。無人機工作在離地面200米到2000米的范圍內,只需幾個基站就足以實現網絡覆蓋且正好躲避樓宇的遮擋,能滿足高鐵線路、輸油管道、輸電線路巡檢等垂直行業的需求,進而與智慧城市其他應用產生聯動。他提醒說:“運營商并未關注到這個機遇,對他們而言,這種商業模式并不復雜,無人機能做什么是垂直行業需要考慮的問題,運營商只需專注網絡覆蓋和賦能作用,做到了這些,無人機就變成了商務引擎。”
放眼宏觀數字技術層面,呂廷杰認為Web3.0將成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大型商務引擎。他斷言:“5至8年內互聯網將發生一場巨大的革命,這就是Web3.0。”在Web3.0時代,每位用戶只需要一個網絡賬號就可以登錄所有網站,這個賬號與互聯網企業和平臺的興衰無關。用戶數據被分布式存儲,數據產權歸用戶所有,通過數據實現的經濟收益也歸用戶。“Web3.0會讓運營商立刻活躍起來,拉動大量的流量消費,而這正是運營商苦苦追求的。”
呂廷杰特別提醒,在構建新引擎的過程中,切忌把目光只停留在一項具體技術上。“我們需要把5G、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技術融合,形成一個具有商業價值的解決方案。”比如Web3.0 需要網絡、數據、算力等技術的支撐,還需要版權保護、激勵機制等盈利模式,把這些要素融會貫通才能形成可產生經濟效益的商業引擎。
在數字技術領域,我國已經走在世界前列。呂廷杰呼吁:“在經濟復蘇的過程中,要把科技創新特別是數字技術的創新放在首位。”在這一過程中,運營商應該用更開放的心態與各行各業合作,共同打造有實用價值的商務引擎,通過自身的網絡和技術優勢為構建數字經濟價值引擎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