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營企業的發展由于特定的歷史與現實發展環境,造就了民營企業的特殊性。這些特殊性會出現有利的一面,也會出現不利的一面。有利的一面可以發展起步很快,不利的一面就是缺乏系統化管理意識。由于缺乏系統化的管理,很多民營企業顯得力不從心,會使快速的發展走向低效與死亡。決定著這些企業的低效與死亡的關鍵因素就是企業缺乏系統的運作體系,而是只能做救火隊的角色。
通過長期對民營企業地實踐、觀察與研究,很多民營企業的前身都是個體企業,個體企業的特點就是以家庭成員為紐帶而產生的運營體系,沒有嚴格的規范運作體系。這些體系中包括:戰略方向不明確、權責利不清晰、缺乏嚴格的運作流程、缺乏規范的管理流程、沒有一個可以持續的執行方案及流程。在這樣的情況下,老板們身兼數職,整天陶醉在具體事物之中,不能把精力放到戰略思考和規范運作的管理中去。
在常規運作中,一個老板可能從早上到晚上電話不斷,處于一個救火隊狀態,只能救火不能提前控制火災的發生,既是救火隊員又是救火隊長,不論是大事小事都要親歷親為才能搞定。這樣會使整體工作效率不高,同時也不利于企業管理人才培養。往往會造成老板心身疲憊狀態。
所以,民營企業要走出這些困境,走出救火隊的現象,必須高度重視建立完善的運營機制,靠運營流程及管理流程去管理。否則,就不可能改變現有的救火隊管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