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企業社會責任,有人提出“企業能力之上、能力之下”的概念,即企業承擔能力之內、之外的社會責任的意思。個人認為,能力之上的事情做不到,企業不要勉強去做,因為這反而會影響企業能力之內即份內責任的履行。社會不能要求企業承擔能力之外的責任,否則會讓一些企業為了去做能力之外的事情,反而無法將能力之內的事情做到位,這是最大的損失。
對企業來說,什么是能力之內的事情?可用八條概述:
第一,為用戶添快樂。
企業的首要功能之一就是為廣大消費者提供質量合格、安全放心、讓人滿意的產品和服務。如果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出了問題,不僅不能改善人們的生活水平,還會給消費者帶來很多的麻煩、苦惱,甚至利益損失、感情損失。
第二,為員工謀福利。
包括員工及相關利益方(產業鏈上的商家)的發展和成長的責任。這屬于社會安全責任的范疇,員工及相關利益方的安居樂業,會促進社會發展,增加人們對未來的信心,對社會安定起到很大的作用。
第三,為社會創財富,為弱者造溫暖。
企業所創財富包括有形的和無形的,有形的如繳納稅收、解決就業、慈善捐贈等,無形的就是企業的創新精神、先進管理經驗、對弱者的關愛精神,以及一切工商文明。
第四,為行業立標桿。
這是領導型企業應該做的。負責任的品牌企業堅守或提高標準,不僅避免整個行業的惡性競爭,還維護社會的健康與發展。領導型企業有樹立行業形象的義務,真實地向社會公眾反映出一個行業發展的水平,營造一個信息對稱的購物環境,樹立消費者對整個行業的信心;另外領導品牌還應該引領行業發展的方向,維護行業的秩序。
第五,為國家爭光彩。
向國外輸出產品以增強國家競爭力,合理阻擋國外經濟對我們的沖擊,帶領中國品牌走出國門。在加入世貿組織保護期結束以后,這種責任更大。另外不能拿著偽劣品到國外去。走向世界,企業產品質量要提高,應比國內標準有更高的要求。同時,通過參加各種會議傳播中國文化,改變世界對中國的印象。
第六,為人類保環境、節資源。
在全球能源、環境危機的當口,中國很有必要對本條做出強制性要求。這條有兩個層面:一是不造成環境污染,不過度消耗資源;二是為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做貢獻。
第七,為民族傳文化,為子孫留精神。
作為社會重要的單元細胞,企業通過對社會宣傳(企業資源較多,話語權較大),利用各種方式,如廣告、寫書、博客等給社會施加一些影響力,將企業創新精神、管理經驗、可持續發展理念等傳播開來,把提升社會文化、提升民族素質的工作做下去。
第八,為股東贏利潤。
這是被大家忽略的問題。股東是風險最大、貢獻最大的一個群體,他們的投資也盡了社會責任。如果不為股東贏利潤,就沒有人投資了。上市公司那些股民更是了不得,企業如果破產了,影響成千上萬人,有的甚至家破人亡,直接影響社會安定。
企業社會責任八條
- 本文分類:企業文化
- 本文標簽:社會責任企業社會
- 瀏覽次數:38 次瀏覽
- 發布日期:2014-02-09 13:11:30
- 本文鏈接:http://www.hxsq45.com/wk_wh/6494
- 上一篇 > 摩托羅拉注重企業品牌文化
- 下一篇 > 大小相融的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