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三尺講臺上的我以授魚、分數為標準進行教學。如今在自主教育的凈化與洗禮下,教學觀念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深深地體會到自主教育是我們操守的指南,我們只有按照《自主教育》要求,才能全方位的不斷完善自我,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和義務,才能適應社會的進步,得到社會的認同,體現自身的價值。只有在自主教育理念下,才能塑造出充滿愛的情感的自主老師,才能滋養出自主的學生。
回顧自主教育實踐一年來,我留下最多的是感動,感動于課堂中孩子們點點滴滴的不同收獲。
自主教育的創始人李全春教授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出生都證明是優秀的、健康的、完美的、后天不斷的學習,填充知識只能更優秀、更出色。由此我們要以學生的個性差異為底線來啟發、誘導學生,滿足學生的不同需要,把他們當成規范我們的每一面鏡子來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課堂中我利用每個孩子的好奇心、好勝心、感興趣、安全意識、表現欲望來進行教學,于是在我們全春自主學院出現了令人驚奇、驚喜的效果。
自主教育能以一科帶動各科學習興趣和成績,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全春自主學院沒有黑板、桌子、也不講練習題,也不傳授課本知識,也不做筆記,不同年齡、性別、年級的孩子們坐在同一個教室里,分別接受老師給與的自己所需要的營養,老師教授學生需要的學習方法、技巧、能力,幫助學生在生活中尋找學習的思路,共同探討知識與生活的聯系以及在生活中的真正利用,孩子們眼神與表情的變化和他們不斷的微笑與點頭充分顯示出對自主學院的肯定與信任。
烏海市第十三中學的馬樂同學通過六日的學習,不僅提高了英語成績,而且其他功課也名列前茅,自然中提高了寫作水平,她說:“老師,在您這學習我什么也不用擔心了,最讓我慶幸的是我懂得了以怎樣的心態面對生活,我們就會快樂.”于是她寫下了以《快樂》為主題的真實感受,,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
其次孩子們一致反映課上不背單詞,結果單詞會了,不背課文,也學會了,不講練習題,也會做了并且效率由原來的二小時提高到半小時,孩子們高興的說,我所有的功課都會學了,每日 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學習的快樂,從生活的小事中得到樂趣,烏達區團結路小學的汪茹燕寫了《享受學習的快樂》,有一個叫閻有生的孩子連英語字母都寫不來,大家認為他是一個智障的人,結果在課上造出了意想不到的句子,英語成績一下由原來的個位數提高了幾十分,讓所有的人感到吃驚,他說,老師:我的進步是您給我的快樂帶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