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顯示,和上一代人相比,以95后為代表的新生代通常接觸手機年齡段更低,是手機時代的“原住民”;他們崇尚個性的表達,盡所能讓自己“不同”;和成年人的嚴謹不同,在社交網絡中新生代更隨性,愛分享也渴望被關注 。
面對這群“個性”的新生代,如何建立更有效的溝通?
雀巢咖啡市場總監Carlos表示,“年輕人的消費習慣更數字化,在結合年輕消費者和品牌方面,在尋找創新契合點的同時,也要選擇一個理想的營銷平臺和渠道。”數據顯示,以95后為代表的新生代對社交平臺的接受度高,網絡社交是他們的日常必須。同時,新生代會因為自己的興趣愛好加入社群,通過興趣社群中的溝通和交流滿足他們被關注的渴望。康師傅飲品投資(中國)有限公司品牌本部媒體部副理白茹介紹:“我們在過往的營銷項目中,通過建立社區的形式與消費者溝通,極大滿足他們的創造個性,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在哪里溝通的問題解決之后,對于品牌而言,亟需解決的就是溝通什么的問題。陽獅廣告中國區主席兼首席創意官鄭以萍認為:“靈活的運用已有經驗積累與新生代溝通,是挑戰也是創意。”他們渴望“與眾不同”,對自己喜歡的東西“毫不吝嗇”。SNG市場部副總經理李丹舉例說到:“60%以上的95后都購買空間裝扮,他們對產品的個性化功能充滿好奇和渴望。”
所以品牌要抓住年輕用戶的心,洞察這群人的社交平臺使用習慣和特點在這里就顯得十分重要,比如他們如何看待不同的社交平臺,喜歡聊什么話題,什么時間段更活躍等,都是品牌在制定溝通機制、策劃溝通內容時需要特別關注的,一定要觸到新生代消費群體的痛點才能俘獲他們。
正如騰訊網絡媒體事業群策劃交付部總經理翁詩雅所說:“未來還有很多未知,面對新生代族群,我們需要不斷嘗試累積,通過真實的品牌溝通案例取得驗證,騰訊也會將更多的新生代觀點洞察推向市場,推動行業更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