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專項債政策解讀、項目謀劃及案例
郭巍 中國財政學會公私合作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課程背景2025年建筑施工行業正面臨多重挑戰與機遇,亟需在深刻變革中尋求轉型路徑。行業債務問題日益嚴峻,受房地產市場調整與地方財政壓力的影響,建筑施工企業普遍存在資金鏈緊張、融資困難的情況,這對行業可持續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隨著城鎮化進入深水區,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新增建設需求逐步減少,存量改造和功能優化成為新的增長點。而在存量與增量的博弈中,建筑施工行業正逐步向“存量運營與更新迭
-
2025年房地產市場新動態、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與實施城市更新
于濤 原國家智庫研究人員【核心提示】?2025年中國房地產加速探底,房地產政策不斷加力?5月以來,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與實施城市更新成為房地產行業的新熱點?在中美博弈大背景下,房地產止跌回穩對于實現2025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意義格外重大【課程提綱】第一部分2025年房地產最新動態與發展新模式一、2025年1-4月房地產市場基本情況1、房地產開發投資2、房地產新開工面積3、商
-
新質生產力背景下通信市場的高質量發展
孫松林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課程介紹:本課程首先通過解讀國家和工信部相關政策,對通信市場進行行業趨勢總結,解讀關鍵詞;其次結合通信市場現狀,深入分析現有問題,從產品、服務、用戶等多個角度分析問題的深層次原因;之后分別以5G/5G-A為代表的通信技術、以算力網絡為代表的計算技術、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為例做市場案例剖析,揭示技術演進以及用戶認知的改變所帶來的新市場規律;最后在總結階段,本課程從通信市場角度對未來運營商如何
-
中國經濟形勢研判及建筑行業發展機遇與挑戰
郭巍 中國財政學會公私合作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含新能源行業的發展趨勢分析)課程背景2024年,中國經濟面臨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建筑施工行業在城鎮化減速、地方政府債務壓力增大的背景下,正經歷深刻的變革。與此同時,全球能源格局的變化與“雙碳”目標的推進,使新能源產業迅速崛起,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建筑施工行業將不僅僅依賴傳統基建和房地產,還將在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中扮演重要角色。隨著政府出臺一系列支持政策,風電、光伏、儲能等新能源
-
宏觀政策、中美經貿談判與中國經濟發展
于濤 原國家智庫研究人員【課程背景】?4月2日美國發布對等關稅行政令,4月中國經濟發展數據明顯受其影響?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統籌國內經濟工作和國際經貿斗爭”,5月9日一行一局一會發布新的金融政策?5月12日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取得階段性共識?本課程結合最新形勢,探討宏觀政策、中美博弈與中國經濟發展【課程提綱】第一部分4月以來經濟金融政策與宏觀經濟形勢
-
發揮海南自貿港開放優勢,積極構建“數字貨幣區”
??白津夫 原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經濟局副局長海南自由貿易港具有金融開放和資金自由流動優勢,更有開放創新政策和舉措率先落地實施優先權。依托海南自貿港,構建“數字貨幣區”,推進數字人民幣率先落地運行,可以放大優勢、引領發展,增強自貿港的國際影響力。
-
政府項目投融資模式創新與案例應用解析
郭巍 中國財政學會公私合作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課程背景國內城鎮化建設投資與快速城鎮化的進程息息相關,在快速城鎮化過程中,基礎設施與公用事業投資成為地方政府投資的項目重點。由于地方財政資金往往不足以覆蓋城鎮化建設投資,因此自2009年之后各地在中國人民銀行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信貸結構調整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指導意見》【銀發(2009)92文】政策指導下紛紛成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通過政府信用增信的方法對地方
-
2025年兩會精神解讀及機遇
吳懷山 曾任中國社科院中小企業研究中心投融資部主任;國家銀河培訓工程特聘專家一、2025年兩會召開的大背景(一)外部:不確定性明顯加大1、世界政治秩序陷入紊亂2、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3、多國貿易混戰硝煙四起4、對華遏制圍堵愈演愈烈5、地緣沖突頻發風險外溢(二)內部:壓力不小,尚需增強經濟動能1、有效需求不足,投資乏力2、外部需求多變,出口承壓3、社會預期偏弱,信心低迷4、中小企業困難,仍需扶持5、青年失業明顯,壓力較大6、地方財政窘迫,支出受限7、多重風險堆積,隱患較大8
-
從二十屆三中全會看改革方向及發展機遇分析
阮曉東 中科院博士,產業經濟、區域經濟研究專家阮曉東 博士 研究員第一部分:二十屆三中全會的背景、重要性與創新要求1 二十屆三中全會召開的背景簡介2 全會的重要性及其對改革的影響3
-
2025年建筑施工行業新賽道布局與行業轉型破局
郭巍 中國財政學會公私合作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2025年建筑施工行業正面臨多重挑戰與機遇,亟需在深刻變革中尋求轉型路徑。行業債務問題日益嚴峻,受房地產市場調整與地方財政壓力的影響,建筑施工企業普遍存在資金鏈緊張、融資困難的情況,這對行業可持續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隨著城鎮化進入深水區,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新增建設需求逐步減少,存量改造和功能優化成為新的增長點。而在存量與增量的博弈中,建筑施工行業正逐步向“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