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年輕的驢子,在一家看起來不錯的農場找到了一份拉磨的工作。驢子很高興也很開心。無論是酷暑還是寒冬它每天拼命的拉磨,拼命的工作。它的表現馬上就得到了主人的好評。
過了一段時間驢子開始覺得自己的工作既辛苦又無聊,自己很辛苦的工作但生活依舊是沒有什么改變。剛剛開始的那份拉磨的激情已經蕩然無存,驢子的工作慢慢的松散了。主人及時的發現了驢子的變化,馬上做出了一個決定,要改變驢子的生活,于是主人就用釣魚竿在驢子的前面掛了一把嫩嫩的青草。
驢子看到了久違的青草干勁又來了,拼命的向前奔跑著拼命的想吃到前面的那把青草。卻發現不管它怎么拼命跑也追不到,也無法享受到主人給它改善生活的那把青草。但驢子沒有放棄,它想總有一天我會吃到那美味青草的,不管怎么樣我總是有了希望。驢子奔跑得更加拼命了,磨盤在飛速的轉動著,主人臉上又恢復了往日的笑容。
過了幾天,農場里的工人突然跑來報告主人,說是驢死在了磨的旁邊。主人忙問那我的青草還在嗎?工人說還在,主人拍了拍胸口說:還好沒有浪費,我們從新再換一只好了,反正現在想拉磨的驢子多得很。
農場里又有了新驢,磨盤依舊飛快的轉動著。。。
敬請關注:實用商業心理學,公眾號:trade168
第二只驢子
一只能干的驢子,在一家看起來不錯的農場找到了一份拉磨的工作,驢子很高興也很開心。它不但磨拉得好,還通過自己的努力學會了一些管理農場的方法。
從進農場的那一天它就很羨慕人的工作,自己干的活比人多,自己比人有才能,卻享受著非人的不公平待遇。它就想我終究有一天我要成為人,后來抓住了一個機會好好的在主人面前表現了一翻。主人很意外,主人也很高興并夸獎驢子有才能,前途無可限量。問驢子有什么愿望,驢子說出了蓄謀已久做人的愿望。主人為了表現自己愛惜人才的決心,當眾宣布驢子從今天起成為“人”,享受人的待遇,并發給了驢子一套發舊的西裝以做獎勵。
那天后驢子興奮得幾個月睡不著,仿佛看到了主人給自己塑造的美好未來,每天拼命的拉著磨,不同的只是現在拉磨的時候他總是穿著主人給它的那套發舊的西服。為了回報主人的知遇之恩,驢子也希望做出一些驚人之舉。
一改往日的驢態,真的就人模人樣起來。利用自己天生的大嗓門,迎合著主人的理念,和主人保持著高度的思想一致,在人的面前大談農場的的管理、發展。在其他驢子的面前大談希望,大談未來,并用自己來作為鮮活的例子來激勵其他驢子好好工作。主人聽到了驢子的叫聲,很是滿意。給了驢子更多的鼓勵和褒獎。驢子叫得更兇了。驢子很驕傲,很自豪,很得意。甚至忘記了自己是頭驢子。開始有些目中無驢了。
過了不久,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農場的人們召開了一次會議。就在會議結束的當天驢子成了人們飯桌上的美餐。主人啃著美味的驢腳,痛快的下著美酒,有些醉意的說:這驢肉的味道真是不錯,驢子就是驢子,怎么會是人呢!說完大家舉杯一飲而盡,狂笑聲回蕩在農場的上空,空空的磨房里只有那件掛在墻頭的破舊的西服和驢皮在隨風輕輕地飄動。
第三只驢子
第三只驢子很清楚自己是頭驢子,它有著自己驢子的奮斗目標。它同樣努力的完成著主人交給自己的每項工作,并提出了許多自己獨到的改進方案。就因為它是驢子,它的方案總是不被采納或是被別人剽竊或是被人嘲笑。它沒有因此而灰心、放棄。它的工作比以往更出色了,它對自己充滿了希望,它不斷的學習專業知識,不斷的從實踐中總結經驗。它堅信自己總有一天會出驢投地。但農場人、驢分明的陳舊體制注定將永遠沒有給它發揮才能的機會,也不可能給它發揮才能的機會。
終于有一天它離開了農場,它不是不愛農場,只是不愿看到自己傷心的未來,它是在對農場失望后才離開的,因為在這里它找不到真正屬于驢子的希望,它在離開的時候給主人提供了自己最后的方案。
過了不久一家叫驢子的強大的公司迅速壟斷了世界的磨房業,同時也收購了主人的農場,當記者訪問驢子為何如此成功的時候。驢子說:我只是走了一條屬于驢子的路。
——————
閱讀是一種智慧,分享是一種美德!
#####$$$$$-----
美味的石頭湯 團隊效應是如何發揮出來的111
【故事】
在一個偏僻窮困的山村,每個人的生活都相當的困苦。有一天,來了一個旅行的人,坐在村子中央的空地旁休息。接近傍晚的時候,他向迎面走過的幾位村民說:“我有一顆神奇的石頭,可以煮出美味的石頭湯。”村民們笑他傻。石頭怎么能煮湯?
這個人還是繼續說:“如果有個鍋就好了,那就可以開始煮湯了。”有位好奇心重的村民,就回家拿了一個大鍋來。旅行人又說:“如果有些樹枝、木材,就可以生起火了。”于是,幾個小朋友,撿來了一些柴火,一個高個子的村民提來了一桶山泉水。旅人開始生火,這時村民越聚越多,好奇地看著旅人如何煮石頭湯。
等到鍋里的水燒開了之后,旅行人把神奇的石頭放入鍋里。再煮了幾分鐘后,他拿起湯瓢舀起一小瓢湯,細細地品嘗,然后興奮地說:“哇,太棒了!如果能再加一些蔥就更好了。”立刻有個婦女跑回家,拿了幾根蔥來放進了鍋里。旅人嘗了一口湯,“哇,太美了!如果能再加一些蘿卜就更好了。”
又有個農夫,從家里拿了一顆大蘿卜來加入湯里。然后,旅行人又嘗了一口湯,“哇,真太棒了!如果能再有一些肉絲就更好了。”有幾個村民急忙回家,將家中曬干的咸肉拿來,切成絲放入湯中。經過旅行人的調理,與村民幾番的貢獻之下,又加入了好些材料到湯里面。
“哇,真的很好喝呀!”當村民們圍在一起,每個人都喝著一碗湯時,不禁同時發出了相同的贊嘆聲,“神奇的石頭煮出來的湯,真的很好喝呀!”
【感悟】
當組織面對困境甚至無以為繼的時候,團隊如何才能突破困境?如何才能再造團隊的動力,達成共同的目標?答案是“堅定的信念+團隊精神”。就像故事中的旅行人,他僅僅依靠煮一鍋“石頭湯”的信念,就將原來各行其是的村民們動員起來,給悲觀失落的村子注入了一股活力。管理亦同此理。沒有明確而堅定的信念和團隊精神,就無法形成自始至終的經營管理戰略,相應地會使員工徘徊、擺動,企業就成了一盤散沙,最后導致全盤失敗。
近年來,“團隊”似乎隨處可見,人們使用“團隊”這個詞幾乎接近泛濫的程度了。可如果我們深究:什么樣的團隊才能夠使工作做得最出色、什么樣的團隊管理才能夠真正提高團隊的效率時,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團隊的智慧》的兩位國際知名作者瓊·R·卡扎巴赫、道格拉斯·K·史密斯一再強調要精確地區分團隊和一般性的集團:團隊不是指任何在一起工作的集團。團隊工作代表了一系列鼓勵傾聽、積極回應他人觀點、對他人提供支持并尊重他人興趣和成就的價值觀念。一般來說,一個團隊具備以下幾個特征:其一,團隊最基本的成分是“團隊成員”,而這些成員是經過“選拔”組合的,是特意配備好的;其二,團隊的每一個成員都“干著與別的成員不同的事情”;其三,團隊管理是要區別對待每一個成員,通過精心設計和相應的培訓使每一個成員的個性特長能夠不斷地得到發展并發揮出來。這樣,團隊與一般性集團鮮明的差別就顯現出來了。團隊業績來自于哪里?從根本上說,首先來自于團隊成員個人的成果,其次來自于集體成果,團隊所依賴的是個體成員的共同貢獻而得到的實實在在的集體成果。也就是說,我們最不可忽視的是團隊高效率的培養、團隊精神的形成,其基礎是尊重個人的興趣和成就。
我們再看看旅行人的做法:首先,他確定了一個煮湯目標,而這個目標是大家共同希望和共同得利的,具有激勵性;其次,他懂得挑選團隊成員,吸納了一些好奇心強,愿意嘗試和創新的成員加入團隊;再次,他還不斷地鼓勵和引導團隊成員,將自己家里的青菜、蘿卜、咸肉都奉獻出來,從而完成了一次團隊角色的扮演。最后他終于帶領團隊實現了喝湯目標。由此觀之,旅行人的卓越不在于自身多么優秀,而在他善于組織團隊,并領導團隊達成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