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有一個創業者路人甲也準備做辣醬,我們看看他會遇到什么問題。
前幾天我早晨吃腸粉,發現那家腸粉店的腌辣椒很好吃。后來我想自己做點吃,又去腸粉店問這個腌辣椒怎么做。老板說,這東西不能告訴你,你要理解,這是秘方。老板不告訴我配方,我就仔細觀察了這個腌辣椒的形態,推測他是怎么做的。
第一個坎。這是創業會遇到的第一個坎,你想做的東西不知道關鍵竅門在哪里。
我就去超市買了辣椒,然后自己琢磨,腌辣椒做好了,味道還不錯。然后我就裝到了老干媽的空瓶子里,正好裝了一瓶。我一看光買辣椒就花了8.9元,再加上油鹽之類,原料成本就是10元,但不包括玻璃瓶,這讓我小吃一驚。以前,我覺得老干媽12元一瓶,價格夠黑的。自己做了才知道,成本真的是挺高的。要知道老干媽算是比較貴的辣醬,8、9元錢一瓶的很多很多,這是工業的力量。在我看來,辣醬其實買的是“大批量”的辣椒,所以比買普通散裝辣椒更便宜。衣服賣的實際是“成批的布料”所以買衣服比買布料還便宜。很多品類的工業已經發展到這個階段——成品比原材料更便宜。這給各行各業的創業者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很多行業變成了更有效率的銷售原材料,作為創業者,你要用原材料加工成產品,再加上一點毛利去賣,這怎么可能呢?
第二個坎。你要做的東西別人已經上了規模,成本比你低,質量比你有保證,很多行業,格局一旦確定,后來者很難進入,這是一個很主要的坎。
自己吃比較簡單,如果準備外銷辣醬,問題就很多很多。
首先,你要做瓶子。陶華碧當年也遇到了這個問題,她去貴陽第二玻璃廠,人家怎么可能給她做批量那么小的瓶子?她軟磨硬泡,最后廠長答應她每天可以自己取走幾十個瓶子。她有了一定的銷售規模,一次定了10000個瓶子,現款結算,人家才開始給她做瓶子。
第三個坎。供應鏈問題,這是所有生產實物的創業者必須遇到的問題,小的時候沒人理你,稍微大點又有別的問題。
當你的辣醬做出來了,一堆證書拿到,也裝了1萬瓶,然后要擺在超市的貨架上買,你發現沒有你的貨架空間,因為辣醬已經擺的滿滿當當。你要找各種關系,手段才能上架,但擺在最角落無人注意的位置。因為超市要在好的位置,眼睛下方,手最容易取到的地方擺暢銷品,無可指責。
非但如此,你要交上架費,老干媽不用交。超市認為你的辣醬賣不掉不是白白的占據了貨架空間。本來你沒有規模,成本就高。但售價你不敢定高了,怕沒人買,只好賠錢定價。超市肯定不會給你預付款,只能銷售之后再壓兩個月才會給你結算,要是銷售情況很差,人家就把你剔除了,就算你再給上架費之類的,人家也不要了。
這是第四個坎。要忍受痛苦的負溢價,非常困難,苦逼,你成本高,售價低。
于是,你痛下決心,砸錢做廣告。但是你發現為一瓶辣醬做廣告太他媽貴了,整一點點廣告要銷售幾萬瓶才勉強夠本。很多小品類的產品,根本不知道砸錢通過廣告方式宣傳,只能自生自滅。
這是第五個坎。你沒有辦法傳播。
然后,你窮則思變。準備創新,小創新就是在口味上創新,從超市里面買回來一堆,開吃,嘴都起泡了,發現它們都有各自的缺點,你終于找到了“空白市場”——大家都不夠辣。于是,你進了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超級辣椒,做比較辣的口味,并且在包裝上盡量展示出來。
經過了一輪嘗試,發現這種辣醬并不暢銷,而且由于成本高,售價就高一點,市場情況更糟。
這是第六個坎。微創新失敗,你的細分市場無效。很多人覺得可口可樂味道不咋地,但是它占住了具有統計意義的中心點,所以它是最大的單一飲料。我也覺得老干媽就那么回事,口味一般,但它也占據了正態分布的中間區域。
經過種種努力之后,發現辣醬市場很難打進去。索性做一個大的創新,比如做魚子醬,中國還不時興這個東西。這是一片被稱為“藍海”的市場,進了藍海才發現,藍海其實沒有市場,說服人們吃魚子醬太他媽困難了。
第七個坎。藍海根本沒有真實需求,這絕對是常態。綠豆粉比紅薯粉和土豆粉好吃不少,但是綠豆粉是綠豆為原料做的,成本很高。以前,我在家樂福經常買一種綠豆粉,我也能夠鑒別。前幾天,我又去買,沒有了,天虹也沒有,我預計至少綠豆粉這個品類在超市是很難再有生存空間。
這個真實的事情讓“好產品”的傳說很是尷尬。成本高,價格貴,識貨的人比例太低。要想打破市場的格局或者擠進去一個小角是非常困難的。
最后,出了一個狂人,他姓賈,看老干媽就做一個辣醬一年就賺了幾個億,眼紅,不服。于是,他準備用資本的力量撬動這個市場,不走尋常路。
他從策劃開始干,炮制出“生態辣醬”這個一個概念。雖然大家都是生態辣醬,辣椒都是從地里長出來的,不是從工廠里制造出來的。但這個概念好使,在媒體記者,吃相難看的軟文作者,給錢就發帖的水軍共同影響下。“生態辣醬”這個概念先聲奪人。然后賈師傅就融到了很多資。
有了錢,很多的障礙就容易克服許多。
要好貨架位置——給錢多多!
砸廣告——上錢!
辣醬免費——網上注冊,這樣得到用戶數據,再炒作大數據概念,給用戶做大金融以想象空間。
經過了一輪折騰,高開低走。水軍散去,軟文作者拿錢走人。生態辣醬打到的是年輕人,可買辣醬的主要是不懂概念,也不會上網的大媽。于是“賈牌生態辣醬”造成了庫存積壓。食品過期,必須銷毀。概念無法持續炒作,銷售不暢,資金斷鏈,曲終人散,試圖通過資本顛覆辣醬的模式宣告失敗。還是原來那瓶辣醬,還是那個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