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歡歡(易選股創始人)
什么是產業思維,我們先來看兩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是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的故事。他的故事大家都有所了解:馬斯克收獲第一桶金之后,沒有貪圖享受,而是樹立了更加遠大的目標:變革汽車、新能源以及太空產業。二次創業路途,艱辛而漫長。特斯拉電動汽車2002年開始籌備,直到2012年才真正量產。期間,solar city的發展也步履艱辛。Space X前三次試驗均告失敗,幾乎耗盡了自己的、朋友的、特斯拉股票質押來的資金。第四次他變賣豪宅,終獲成功。絕地一戰最終成功的故事令人動容。這是一種不服輸的企業家精神,困難重重,但都被他一一突破。
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是馬斯克突破陳規的思維方式——用造電腦的方法造汽車,以及對于認定的事情敢于ALL In的決心。產業發展與變革的關鍵時點,時代亟需這樣敢想、敢干、勇于打破陳規的企業家。
再舉一個計算機行業產業發展被誤判(比如低估)的例子。人們對產業變革的看法,總是短期過于樂觀,長期又估計不足。在這個快速發展又極具潛力的行業面前,無論是行業巨擘沃森、比爾蓋茨還是資深專家學者都會出現重大失算,這些誤判并非這些人的水準不夠,而是產業長遠的想象空間難以估量。目前的IAB(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產業也有這種特性。這類產業,我們既要抓住短期快速發展的機會,又要對長遠發展充滿耐心,方能取得最后的勝利。
IAB三大產業看似分立,但本源相同,核心都是數據,產業發展的制高點也是數據以及數據運算能力的競爭。核心是什么呢,核心是計算機與互聯網行業的四大定律:摩爾定律、吉爾德定律、麥卡夫特定律和反摩爾定律。摩爾定律和麥卡夫特定律主要涉及運算能力的指數級增加和運算能力價格指數級下降的趨勢,這一趨勢使得我們現在可以進行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海量數據收集與處理。
吉爾德定律講的是網絡的價值等于網絡節點的平方。這個定律對中國以及世界未來的影響方面在于:其一,一帶一路政策將我國互聯網公司潛在的接入人數從13億變到30億,這將為我國互聯網公司的發展帶來極大的增長潛力;其二,物聯網的變革將世界目前的接入節點從十億、百億級別上升到千億、萬億級別,這一數量級上的增長將為全球互聯網帶來驚人的價值。
數據與節點的爆發式增長無疑將帶來極大的機會。無論是互聯網產業本身,還是人工智能和生物技術,未來都會產生極大的數據量,數據不但會程指數性增長,而且增長的指數本身可能還可能會加速增長。數據量的爆發會使得這三大產業最終匯總于IOT(即我們熟知的“物聯網”)。對數據的傳輸與處理將會有大量的新興機會,這些新的機會里面可能孕育出比BAT更偉大的公司。
結合自身兩個案例來聊聊如何利用產業發展思維來發現投資機會。
找出極具潛力的投資標的美國超微電子(AMD)。行業分析是必須的,首先通過對人工智能、云計算以及AR、VR產業進行詳細分析之后,可以得出結論:GPU(顯卡)是未來大數據計算的必爭之地。基于以上專業分析,國內大型產業基金下定決心以三倍溢價收購AMD的控股權,最終因為美國政府的因素,收購未能實現。這個案例告訴我們,此類關鍵領域只能依靠自己,才有一步步走出來的可能性。國家和地方政府層面都要下定決心,大力促進這些關鍵領域的發展。
騰訊這只股票不難發現,難在堅定持有。我持股期間,騰訊控股的股票一度下跌了30%,怎么辦?還是得看公司,通過對公司業務特點,分析其用戶的消費習慣以及成長特性,判斷公司未來的前景。騰訊前景確實是無可限量的,這時候需要去摒棄眾多分析師看空的觀點,堅定持有,最終獲得收益。
以上是我們用產業思維發現投資機會的一些體會,還是要提醒大家,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