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藩
近日,在2019中國房地產報年會的房地產金融與資管論壇上,北京師范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董蕃受邀參會,并發表了主題演講。
董藩認為,目前對房地產行業的有幾個普遍的錯誤認識,不是房地產業綁架了國民經濟,是錯誤的輿論綁架了中國。
❶不能把房地產再作為支柱產業,這是錯誤的認識。在絕大多數國家,房地產都是第一大產業。2012年美國GDP總量當中13%由房地產完成的,金融保險業完成8%。房地產不但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它還是主導產業,同時還是先導產業。
❷說房地產是虛擬經濟不是實體經濟,這也是錯誤的認識。在房地產融資交易過程當中,雖然有虛擬資本大量介入,但是只是作為融資手段和風險管理工具出現的,房地產本身生產經營活動并不具有虛擬經濟性質,是實實在在地橫跨二三產業的實體經濟。
經濟一塌糊涂的時候股市可以高漲,經濟高漲的時候股市可以一塌糊涂,那才是虛擬經濟。房地產不是這樣,房地產直接主導實體經濟周期。
❸說房價太高了,什么叫高?房地產價格由總供給、總需求共同形成的,總需求是一種集合購買力。一部分人買不起,只能說明他們沒有達到進入這個門檻要求,不能說明房價就高。全世界大部分國家的大部分普通家庭買房都是有壓力的,用幾十年償還利息。
全世界最強大的美國,38%的人沒有自己的房產,買不起。大部分老牌資本主義國家40-60%的人沒有自己的房產,北歐有自己房產的人只有20-30%。房子是一種商品,就像LV一樣,不是人人都能背的。我們要認識到它跟普通品消費不一樣。
我們說房價均價八千多,你們知道這怎么算的嗎?我們把大量的房子忽略了,我們只算了開發商在正常土地上合格生產的房子。
天天談房價收入比這個指標一點意義沒有。常規收入之外有大量的灰色收入,把這些收入算出來,再去看房價收入比。
❹買房自己住,是消費,不是投資,這種看法也是錯誤的。只要買房就是投資,買房不是消費,它在國民收入當中計入私人國內總投資的項目下。房子屬于資本貨物,可再交易從而獲得增值,而且價值量大、使用周期非常長,與普通耐用消費品不同。
❺說地價推升了房價,地價高房價就高,這也是錯的。土地是生產要素,它的價格取決于最終產品(房子)的價格,是房價拉升了地價。如果不是因為房價漲,或者房價預期看漲,開發商不會大量買地,從而造成地價被拉升。
房子的價格跟成本毫無關系,恰恰是消費者的購房需求推高了房價。按照市場規律,開發商是房子的供應者,他生產的越多,供應越多,房價應是往下來的。
❻我們總是認為房地產領域有大量投機活動,必須嚴厲打擊,這個認識是錯的。投機是在供給和需求嚴重失衡條件之下,交易雙方試圖找到均衡價格的一個頻繁的尋找的過程。投機者多是一個信號,告訴我們資源配置、生產計劃出了問題,告訴我們必須去進行大的調整,而不是簡單打擊買者。
董蕃表示,錯誤的認識通過輿論傳播影響決策,就會制定出很多錯誤的政策,導致調控折騰來折騰去。房地產領域出現的問題,其實源于認識(錯誤)與管理水平(不足)。
綜合自:現場演講內容整理,未經演講者本人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