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過項目的人都清楚,溝通很重要。在項目的運作過程中,溝通占用大量時間,溝通效率嚴重影響到項目的效率。
項目管理 不同于業務運營,項目有著三個主要特征,分別是: 1 、獨特的產品、服務或成果 ; 2 、臨時性 ;3 、漸近明細。 正是由于項目這三個主要特征導致項目比運營要復雜得多,項目溝通管理也因為項目漸近明細的特征及人員的臨時性變得復雜起來。而且不同的項目之間差異性也相當大,比如重新修一段管道,隨著地形的變化差異是非常大,這種差異性會進一步導致項目溝通的復雜性。正是因為項目的這些特點,造就了溝通在項目運作中的重要性。要提高項目工作效率 , 首先就必須提高項目的溝通效率。
一、做好溝通規劃,確定溝通目標
在項目管理中,有相當多的項目管理者常常都在疲于應付那些層出不窮的項目問題,基本上屬于 “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 的救火隊員,每日 忙于溝通但效率低下,雖然也有很多項目管理者經常參與各層面的溝通會議,但效果卻不見得有多好。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部分是因為項目中缺乏行之有效的溝通流程與方法,也有部分是因為這些項目管理人員溝通意識薄弱。
去年中期 , 開始做全業務專線項目的時候 , 需同時跟進多個專線項目 , 由于沒有做好溝通規劃,經常不清楚各個專線項目的進度情況 , 不清楚各個項目是否出現了意外事件 , 往往等到了客戶通過一線催促才忙于 ” 救火 ”, 而且由于溝通目標不清晰,常常與網絡部門發生矛盾,影響了項目效率。后來,經過協調,建立了進度發布機制,并且通過理順不同利害關系者溝通的目的和方法,在相關部門領導的支持下,項目效率有了很大的改善。
二、加強主動溝通,管理項目干系人期望
與疲于應付的項目管理人員不同,也有相當多的項目管理人員有著主動溝通的好習慣。主動溝通與被動溝通就好比是操之在我和受制于人。通過主動溝通,能更好的去引導和管理項目相關人員的期望值,減少項目摩擦,提高項目效率。
去年,全業務最大的項目中行傳輸租賃電路項目,項目的目標是在 2 個月左右的時間內為客戶開通 21 個站點共 20 條專線,工期又恰逢亞運封網,對公司現有的建設力量是極大的挑戰,而客戶一直很關注項目的進度,并對我司的建設能力一直持有懷疑態度。項目最后是在網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順利完成 , 而且客戶對我司的滿意度持續上升 ; 一方面是有公司領導和相關部門領導的大力支持 ; 另一方面就是主動溝通起到了很大的效果 , 而其中有兩點是比較深刻的 , 一是比較多與網絡部門的不定期小范圍溝通 , 很多細節問題、意外問題都在充分溝通下,群策群力解決,二就是通過每周定期公告、不定期拜訪客戶溝通進度等多個方式主動與客戶溝通,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管理客戶對于各個支行建設情況的期望值,項目一開始,客戶是經常有電話詢問各種情況,工期不到三分一的時候,已經很少打電話詢問項目情況,而且對我司的項目實施情況一再表示滿意。由此可見,主動溝通對項目成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只有主動溝通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和糾正偏差,項目就能納入到良性循環的軌道中來。
當然,主動溝通的方式還有很多,比如主動檢查,要求項目相關人員主動匯報等一些正式的溝通渠道,也可以使用吃飯、聊天、 OA 系統在線交流、其它聊天工具交流等一些非正式的溝通渠道。
三、常見的溝通壞習慣
溝通失敗有很多原因,其中有部分是因為項目管理人員的壞習慣行為或者相關組員的某些不良行為,在無意中導致溝通的失敗。下面列出一些項目管理人員常見的溝通壞習慣,并可引以為戒:
(1) 沒有傾聽。不善于傾聽是一個壞的溝通習慣,人往往比較喜歡講話,或者喜歡聽自己的意見,或者假裝傾聽,其實根本不想聽對方在講什么,而在準備下句話如何駁倒對方的話!良好的溝通習慣是善于傾聽,給對方雙向溝通的機會,而不是不讓對方發言,有時候項目人員不是不想講項目中的問題,而且沒機會講。項目管理者應該真正的傾聽,而不是心不在焉,對方和你講問題,你一邊在低頭看電子郵件,等于是和對方講: “ 你現在和我談論的問題對我根本不重要 ” ,這樣下次對方就不會把問題反饋給你了。這其中的關鍵點是:作為項目管理者,你必須承認和意識到這樣一種可能性,那就是有些重要的問題可能別人知道了,而你不知道,你的目標不是把你的意志強加給組員,而是實現整個項目的成功。
( 2 )缺乏確認。自己已經理解的東西并不能代表對方就能馬上理解,或完全透徹的理解,認知需要建立在實踐基礎上,并且需要一個過程。失敗的溝通往往想當然的認為對方應該會很容易理解自己的意思。良好的溝通習慣是首先注意到這個認知的差異,注意在溝通中把自己的意思分段、慢慢的、淺顯的表達給對方,或者利用示意圖進行闡述,理解了第一段再進入第二段,直到對方粗略的理解了你要表達的大概意思為止。
( 3 )命令式溝通。下令式的溝通不是溝通,比沒有傾聽更糟糕,根本不給項目成員質疑或提問的機會。這種命令的做法完全違反了溝通模型,根本無有益與項目成員對溝通內容的理解和認同,其結果只能讓項目組員無所適從的就去做事了。從管理角度來說,項目管理的主要工作不是下命令,而是通過溝通協調獲得問題的解決。
( 4 ) “ 刁民 ” 假設。當你來到某個項目成員的桌子旁邊質問他為什么還沒有發那份公告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已經把項目成員做 “ 刁民 ” 假設。你會假設: a) 他沒有按要求發公告; b) 他發了公告沒有通知你,所以你選擇了質問。 “ 刁民 ” 假設容易造成項目成員矛盾,良好的溝通你首先應該澄清對溝通關鍵點的假設,比如上次溝通時間地點內容,以及再次和對方確認期限等, “ 良民 ” 假設更有利于團隊氛圍。
(5)缺乏主動溝通意識。 項目管理者自己不愛溝通,喜歡埋頭干活,遇到狀況了才溝通,而不是主動溝通或走動溝通管理,這樣會給團隊成員構成很不好的溝通榜樣。項目管理者應該在溝通方面起到表率作用,一定要有積極的溝通欲望,盡早、私下溝通,一方面能使問題盡可能早、盡可能低的成本解決,另一方面才有可能帶動團隊的溝通,如果項目管理者不渴望溝通協調,遇到問題也自行解決,那問題就比較嚴重了。
項目管理的目的同樣是實現既定項目目標。在這個過程中,一般認為把計劃做得詳實、細致,在項目實施時嚴格控制,項目就能取得成功,這其實是項目成功的最基本條件。據統計,在項目進行過程中,有 70% 以上的失敗項目,不是因為計劃不周詳,也不是控制不到位,而是因為項目某些資源無法及時、充足利用。而這直接與溝通不利有關。項目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一定要花至少 75% 以上的時間來與項目各方干系人進行協調和溝通,得到他們的理解和支持。做到這一點,項目就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