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2日,“芯能量•源動力”2017年中國電子產業品牌盛會暨采購經理人年會在深圳會展中心五層簕杜鵑廳隆重開啟。大會由慧聰電子網、慧聰智能硬件網、慧聰新能源網、慧聰芯城主辦,創意時代、貿澤電子聯合主辦,金城微零件、容亮電子鼎力支持。依托于慧聰網“品牌盛會”金字招牌的強大影響力,本屆品牌盛會吸引了來自電子產業上中下游的近500名協會領導、業內資深專家、投資人、企業代表、專業買家、媒體代表等,共同見證電子行業本年度空前絕后的頂級盛宴。
中國企業經營管理專家、企業轉型升級系統(CTU-Model)創始人錢棟玉教授以《企業價值和商業模式創新》 為主題帶來了精彩演講。
1
所有曾經成功的企業都將面臨被顛覆的問題
一家企業從起始期到成長期到成熟期再到頂峰,大概需要10到15年時間。但很多優秀的企業一開始有一個好的想法,有一個好的產品,接下能力建立起好的團隊和系統,乃至于建立了好的團隊文化,走向輝煌,但是后來還是走向了衰敗。原因何在?為什么有些初創企業甚至是還沒有拉出完整的增長曲線就走向衰退呢?錢棟玉教授認為:“這是行業內甚至是跨行業的挑戰者開始出現。但是我們看不起、看不到、看不懂、學不會乃至于擋不住趨勢。比如C2C、B2C、B2B電商開始出來的時候,以及很多其他類型的行業新的挑戰者剛剛出來的時候,很多所謂成功的企業都是走過了這樣一段歷程,最后走向了衰落。所以沒有哪個行業是安全的。沒有!越是成功的企業越是面臨被淘汰的問題。”
2
6+1的新常態
錢棟玉教授指出,當前企業正面臨6+1的新常態,分別是三點宏觀經濟環境的新常態及三點中觀商業環境新常態。其中,宏觀新常態的有三點: 第一點是全球一體化進入了2.0。在美國轉向、歐洲持續衰落,中國提出一帶一路之后,整個全球化市場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如何抓住這個新機會是企業要研究的課題;第二點是智能制造和數字化的新常態。未來不能數字化、不能智能化的企業一定會面臨行業被先進企業整合的問題,因為企業間最終的競爭會是品質與效率的競爭;第三點是供給側改革的常態化。十九大以后,我國會繼續強化制造業和實體經濟的整合,推動實體產業技術水平和我國產業效率的進步。
此外,中觀層面的新常態變化有:一是消費升級。比如做B端的時候經常說透過C端看B端,C端在消費升級,B端也必然升級,那么升級的方向在哪里?這是值得企業思考的;二是高技術顛覆性的常態化。行業還在,但是企業可能就不在了,未來很多的產業的生產方式和商業模式都會因技術的發展而面臨被顛覆的問題;三是商業模式創新的常態化。現在出行的方式改變了,吃飯的方式改變了,甚至相親的方式都改變了。
在機遇與挑戰面前,企業面臨著要么是被顛覆被淘汰,要么是彎道超車的選擇問題。一家企業要可持續的發展,就必須轉型升級,就要不斷地拉出新的價值曲線。這取決于經營團隊的洞察力和老板的決策力。
錢棟玉作為頒獎嘉賓為獲獎企業進行頒獎,合影留念
3
每個行業的盈利模式都在發生改變
定位、盈利模式、戰略落地、績效、人才與成本是企業在創造新的價值、升級或者是轉型的過程中面臨的五個問題。在新的產業中,在新技術發展的情況下,企業要如何定位?每個行業的盈利模式都在發生改變,行業的盈利模式應該怎么做?錢棟玉指出:所有的這些問題可以歸結為三大問題:看不清、想不到和做不了。
錢棟玉教授認為,做企業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看的是什么本質?所謂的看不清就是企業發展方向的問題。所謂的想不到就是尋找新價值創新點的問題。所謂的做不了,就是組織能力的問題。這是很多企業面臨的問題。他說:“這三個問題又歸結到企業經營的三大能力:洞察力、價值創新能力、戰略與組織能力。這三個能力構成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企業所有的戰略都是解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4
企業價值創新的六個路徑
企業升級轉型系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價值創新與商業模式;第二部分是戰略績效管理。企業通過價值創新和商業模式的設計最終必須落地實施,所以需要從戰略目標出發,以整個戰略績效反饋系統。發現價值創新點是其核心,所有的市場里面都可以找到價值創新點,而價值創新點決定了一家企業的新的定位,有了新的定位,才有了新的商業模式。
最后,錢棟玉教授總結了企業價值創新的六個路徑。分別是人才與組織的價值創新、管理方法的價值創新、業務系統的創新、產業價值鏈的創新、產品價值鏈的創新、技術為核心的創新。錢棟玉教授分別以海爾、滴滴、利樂包裝、綠地等企業的案例,對這六點進行了詳細的解說。 企業到底適合從哪點做價值創新?這是企業家、職業經理人要不斷思考的問題,企業家、職業經理人必須不斷為企業找到前進的方向,找到從拉動企業的增長的點。
在這個時代,每個企業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價值創新點,優秀的企業都在不斷的尋找自己的價值創新點,只有找到正確的價值創新點,并在這個基礎上設計獨有的富有競爭力的商業模式。唯有如此,企業的價值才能做大,這也是經營企業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