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21日中國國學百家講堂與智慧傳承班課表
1 jpg二、課程安排5月20日《的永恒價值》 任德山-著名國學學者、歷史學者 5月21日 《孔子智慧與國學基本精神》 張辛-著名學者,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大十佳教師
1 jpg二、課程安排5月20日《的永恒價值》 任德山-著名國學學者、歷史學者 5月21日 《孔子智慧與國學基本精神》 張辛-著名學者,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大十佳教師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營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沃土,是當代中國發展的突出優勢。領導干部學習和掌握、身體力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時俱進的精神,是我們當今企業管理的必然需要,是實現習總書記提出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保障
一、孔子講的知、仁、勇三達德1、在孔門傳授的心法《中庸》中有詳細闡述。2、孔子說,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3、《論語》開篇三句話,就講出了學習與實踐、交友與社會生活、獨立做事能力與自信的三
任德山 老師(北京)著名國學學者、歷史學者、書畫家中央電視臺書畫藝術主講人中央編譯出版社首席出版專家北京人文大學中國書畫藝術學院教授【個人簡介】任老師曾設計責編《十三經標點本》,獲北京優秀圖書一等
一、在人類文明的軸心期(雅思貝斯語),在我國春秋時期,大約與孔子同時,出現了一位中國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偉人——老子。1、老子其人其
因曾筑室于會稷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明代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學兼六藝,貫通儒、釋、道,是中國古代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杰出歷史人物,其“知行合一”的“心學“說影響極為深遠。“心學“即陽明之學,是知行合一的體認之學(身體力行方為知
3月16-17日 《史記》永恒價值、漢字之美與中華文化之源 任德山 著名國學學者、歷史學者、清華大學國學班授課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