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新興市場的開拓方法與建設路徑
王豐收 北京課程大綱一、周期疊加:技術革命周期、產業投資周期和貨幣利率周期均接近末端1.1960年興起的第三次產業革命已無科技紅利帶來的增長潛力2.2008年至今的金融危機朝向更深更廣的全球性經濟危機發展3.2018年以來的中美經濟戰爭已發展到金融戰尾聲階段二、多重博弈:美國發動關稅戰的實質與推演1.美國訴求貨幣協定(化解財政赤字、產業赤字與貿易赤字)2.中國訴求產業協定(謀求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重組)3.
-
十五五規劃前瞻解讀與政府企業落地實操
紀可人 某國有大型券商首席投資顧問,上市保薦及投融資輔導專家除了宏觀講解,還會搭配自己多年的幫扶企業和管理經驗,在政策講解的同時送上很多實操案例,會讓課程相當接地氣,讓學員們在課堂上歡聲笑語的渡過愉快的學習時光。特別適合各政府部門、國企中高層管理干部、企業總裁班的企業家、企業高管、企業各部門精英、企業財務經理、轉型中的銀行體系、保險公司新型理財、第三方財富管理、金融理財學生等學員學習。
-
全球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企業戰略布局
史璐 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課程綱要一、“新時代”強國戰略和宏觀經濟背景1.“三步走”戰略和“新時代”強國戰略2.“金融強國”指導思想、標準和監管變革3.“人口紅利”消失:中國經濟進入轉型期4.謀求新突圍——跨越中等收入國家陷阱5.近年經濟走勢和政策回顧6.資產收益率走低出現“資產荒”7.當前及未來國際形勢分析?全球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地緣政治風險對全球貿易的影響?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性增加
-
新國企市場化思維提升
李曉林 南開大學經濟發展研究院教授主講人:李曉林【課程大綱】第一部分:《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新鮮提法解讀——健全市場化機制1.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要著力解決三大問題2.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聚焦七大方向3.進一步推動國有資本的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第二部分:如何提升國企經理人了解市場對接市場掌握市場規律的能力1、轉變觀念,政府和企業各就各位。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從而政府的行政干預就會減少。2、加強制度建設,保證企業經營管理“法”治化
-
低空經濟·商業航天·生物制造·人工智能
于濤 原國家智庫研究人員2025年新質生產力新布局、新發展、新趨勢于濤【核心提示】?“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是2025年中國經濟的基本命題,發展“低空經濟、商業航天、生物制造、人工智能”不僅是2025年產業發展的重點賽道,也是“十五五”時期的長期戰略?課程概要解讀新質生產力的政策、理論與發展基本面,分專題從產業發展、投資機遇等視角解讀細分行業;適
-
解讀戰略新興產業
孫松林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本課程對戰略新興產業進行深入解讀的同時,對其在數字經濟發展的作用進行了分析,并討論了通信運營商如何借力發展。本課程首先分析了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定位、發展路徑,通過分析現狀指出了未來的發展方向;然后從新質生產力入手,結合數字經濟內涵的分析,給出了數字中國建設內容中新興產業如何發展的路徑;隨后,結合通信運營商現狀,給出了深入分析和建議;然后,重點分析了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產業和數字創意產業
-
2025 國際地緣政治藍圖:沖突、合作與格局重塑
王豐收 北京課程大綱:第一章:全球地緣政治變局縱覽1.當前全球地緣政治的主要特點和趨勢2.經濟危機與軍事沖突對國家發展的影響3.東亞地區安全格局的動蕩及其對全球經濟的影響第二章:大國博弈與國際秩序1.中美政治穩定程度和外交路線的差異2.大國內政對外交政策的影響3.美國國家衰敗危機的根源與全球影響第三章:軍民融合與國際突破1.中國國防建設的政治安全、科技革命與國際突破2.中國軍隊在國際舞臺上的角色和行動
-
低空經濟發展趨勢
史璐 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主講:史璐老師一、低空經濟發展趨勢分析1.全球發展趨勢分析2.國內發展狀況與案例3.市場潛力與機遇二、低空經濟發展策略1.政策引導與支持2.市場培育與拓展3.安全保障與監管體系4.鄭州市科創空間布局5.研發在鄭州、孵化在周邊、轉化在全省三、重點發展領域1.無人機產業2.通用航空3.低空旅游4.航空物流5.應急救援四、結論
-
人工智能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趨勢
于濤 原國家智庫研究人員從GPT到DeepSeek于濤【核心提示】?技術解讀+產業剖析+熱點追蹤?從GPT到DeepSeek,中美博弈+全球趨勢?適合群體:公開課+大講堂+黨政金融高層人士高效學習【課程提綱】第一部分人工智能技術基礎與產業發展歷程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概念二、人工智
-
學習貫徹2025兩會精神深度解讀與“十五五”規劃編制
李曉林 南開大學經濟發展研究院教授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穩住樓市股市,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和外部沖擊,穩定預期、激發活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會和諧穩定,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