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中生有是最好的創新,富有創新的內容是成功戰略的特點之一。戰略是否有生命周期?各生命周期的戰略決策如何平衡現在和未來?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運用好科學的戰略思維?BSN荷蘭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MBA)課程——《高級戰略思維》讓您真正領悟戰略管理的魅力。
2019年4月20-21日,BSN荷蘭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MBA18A班的同學們再一次相聚在北京,聚焦“戰略管理”,與BSN荷蘭商學院特邀教授、南開大學商學院教授薛有志老師共同探討“戰略管理”對于企業的重要性。
薛有志教授經驗豐富,作為享有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和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他具有深厚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在戰略管理、企業倫理與社會責任等專業領域頗具獨到的見解。
在課堂上,薛教授不但與學員們共同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更是結合諸多實戰案例深入淺出將表面看似“空洞”實則關系企業是否可持續發展的企業戰略管理的原理為大家一一闡述并解析。為了便于學員們學以致用,除了課堂的互動問答,他還讓學員們以組為單位,自由選題,探討三一重工、華為、信息化等商業中的實際案例,讓我們一起看看企業家學員們對“戰略”的理解。
董會同學 BSN荷蘭商學院MBA18A班學員、匯泰睿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CEO
一堂務虛、有點難講的高級戰略管理課程,在薛有志教授聲情并茂、由淺入深的講解和剖析后,逐漸變得鮮活和立體。我們由此領略了“戰略家的任務不在于看清企業目前是什么樣子,而在于看清企業將來會成為什么樣子” 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把公司的社會責任戰略、公司層面戰略、競爭戰略和職能戰略落地和創新,如何挖掘公司核心競爭能力,使公司走上健康發展的快車道,真正成為一家受人尊重的公司。
史斌同學 BSN荷蘭商學院MBA18A班學員、北京中智信達國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高級研究員
通過兩天對戰略管理的學習,受益匪淺。企業要成功,要識勢識人、適人適事。識勢識人,識即意識到外部環境的趨勢,看到戰略終局,形成長期的戰略目標,然后再進行布局。
戰略就是據 “勢”而為,對資源進行運用、自我定位與布局。戰略布局里有兩個層面的戰略:大戰略和小戰略。大戰略,即公司長久發展的方向和定位;小戰略,作為大戰略的分解,是與敵人競爭的戰略。
根據《孫子兵法》:“上兵伐謀,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即最好的軍事手段是以己方之謀略挫敗敵方,其次是通過外交手段瓦解敵人,再次是用武力擊敗敵軍,最下策是攻打敵人的城池。所以,謀略就是大戰略,伐兵、攻城是小戰略。
根據馬云的“戰略是七分略,三分戰”的觀點,略比戰重要。對于一個企業而言,大戰略重要性高過小戰略,因為如果大戰略錯了,小戰略再好也無法挽救;大戰略對了,小戰略有一點點差錯,無傷。例如,通過某種方式將成本降到18%,但是無法降到20%,也是對的。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大戰略。
戰略要順勢而為,提早布局,及時轉型。縱觀歷史,英雄都是順勢而成功的,逆勢而成功的少之又少。所以,時勢造英雄。例如:蘋果的飛黃騰達得益于iPhone,iPhone不是通訊工具,是娛樂工具,里面有音樂、影片,其發展得益于3G網絡的發展,3G得益于半導體技術的進步。所以,半導體技術+通訊技術的進步,就形成了一個舞臺,喬布斯看到了這個舞臺,順應了時勢,成為英雄。所以,只有時勢造英雄,沒有英雄造時勢。但為什么這個人是英雄,而不是別人?因為他看到了別人看不到機會。
臧通同學 BSN荷蘭商學院MBA18A學員、嘉吉飼料(南京)有限公司營銷總監
兩天的戰略課程在薛有志老師獨特的“東北普”以及聲情并茂的講解中結束,作為從畢業就在營銷端摸爬滾打的我來說感觸頗多!
俗話說“1000萬的企業靠營銷,1個億的企業靠制度,而10個億的企業肯定要靠戰略”,不難看出戰略在一個企業中的重要性!
企業在高速發展時運用擴張戰略“彎道超車”快速壯大自我,在成為“小巨人”時運用維持戰略持續保持優勢,在巔峰期學會激流勇退,運用收縮戰略主動為自己“瘦身”,從而更好發展!當遇到困境時適時采用退出戰略,以壯士斷腕的決心為企業尋求一線生機!
一個企業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運用不同的戰略為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戰略就像一個飽經風霜的智者,站在山頂登高望遠,一覽眾山小,仿佛可以看透一切,以市場為盤,以企業為棋在這經濟大環境里大浪淘沙,指點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