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程海晉
前一段走過證券公司交易大廳,看到一個十分令人擔心的現象,大廳中看到很多白發蒼蒼的老先生老太太們,有的眼巴巴地看著股價顯示屏,有的交頭接耳地交流股票經。這一幕令我感到觸目驚心。十多年的投資經驗告訴我,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現象。
這幾年股市瘋狂時期,很多年輕人聽信股市傳奇發財故事,把老爹老媽的血汗積蓄都拿出去炒股。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合適的。老年人的個人財務情況與年輕人不同。因此投資方法應該考慮老人的需要,而不能從年輕人角度去考慮。
年輕人一般身體健康,精力旺盛,自身處于事業上升期,未來能夠工作的時期較長,長期收入的增加潛力極大,因此年輕人可以承受的投資風險遠比老年人來的高。從高風險、高回報、以及投資長期性考慮,年輕人投資股票等高風險市場,可以承受短期投資本金的較大幅度的波動。
老年人一般是依靠較低的退休金過日子,雖然他們支出遠低于年輕人,但老年人未來收入幾乎沒有增長潛力,這點收入非常容易受到物價通脹的威脅。加上要顧及來自身體的病痛,以及考慮到給繼承人的財產保值,因此老年人的總體投資期比較短。
此外,在今天的市場經濟,年輕人在工作事業上不會永遠一帆風順,一旦宏觀經濟出現衰退,會造成自己短期收入的不穩定。在這種情況下,更需要老年人為進入社會的子女,提供一個穩定的大后方。因此老年人投資的方向,首先要重視投資收入的穩定性以及的保本性。所以老年人所能承受的投資風險水平要遠遠低于年輕人。

對于年輕人來說,首先不要盲目聽信股市發財股市,去鼓勵老人們去把自己一輩子的血本拿起炒股票。除了上面所說的穩定性和風險等因素外,還有心理健康原因,不適合老年人去炒股。
炒股對于心態要求很高,老人們已經退休,就應該讓他們安享晚年,對于社會的喧嘩保持距離。而炒股則是一個“睡不安穩”的買賣,A股這樣的過山車般的大起大落,對于老年人會造成很大的精神壓力,天天處于焦慮、激動、悲喜交加的狀態,會對于老年人身體產生巨大的負面生理影響。作為兒女,還是不要讓老人去承受如此大的精神壓力了。
隨機讀管理故事:《假設可以廢除監獄。》
美國學者拿破侖·希爾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問一群學生:“你們當中有多少人覺得可以在三十年內廢除監獄?”
確信拿破侖·希爾不是在開玩笑以后,馬上有人站起來大聲反駁:“這怎么可以,無論如何,監獄都是必須的。”
其他人也開始七嘴八舌地討論:“有些人天生壞,改不好的。”“監獄可能還不夠用的呢!”還有人說有了監獄,警察和獄卒才有工作,否則這么多人就要失業了。
拿破侖·希爾接著說:“你們說了各種不能廢除監獄的理由。現在,我們來試著相信可以廢除監獄,我們該采取什么樣的對策。”
大家開始思索。過了一會兒,才有人猶豫地說:“成立更多的青年活動中心應該可以減少犯罪事件。”不久,其他在10分鐘以前堅持反對意見的人,也都開始熱心地參與了,紛紛提出了自己認為可行的措施。“先消除貧困,因為低收入階層的犯罪率比較高。”“采取預防犯罪的措施,辨認、疏導有犯罪傾向的人。”“借手術辦法來醫治某些罪犯。”……最后,共提出了78種構想。
啟示:當你認為某件事不可能做得到的時候,你的大腦就會為你找出種種做不到的理由。但是,一旦你相信某一件事確實是可以做到的,你的大腦就會幫你找出能做到的各種方法。我們認為很難的事情,到底有幾件真正是不可能做到的呢?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