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需不需要割草?”
陳太太回答說:“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
男孩又說:“我會幫您拔掉花叢中的雜草。”
陳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
男孩又說:“我會幫您把草與走道的四周割齊。”
陳太太說:“我請的那人也已做了,謝謝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
男孩便掛了電話。
此時,男孩的室友問他:“你不是就在陳太太那兒割草打工嗎?為什么還要打這電話?”男孩說:“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啟示:
只有不斷地探詢客戶的評價,你才有可能知道自己的長處與短處。不要蕭規曹隨,凡事想想清楚事出何因,多問幾個“為什么?”
#####$$$$$-----
能力與待遇111
主人將貨物分成兩份,平均分給驢和騾背,驢看到自己背的東西和騾子一樣多,很氣憤地說:人們給騾子吃的食物比我多一倍,卻讓我和它馱負一樣重的貨物。
走了一段路以后,主人看到驢支持不了,就把它身上的貨物移一部分到騾背上。再走了一段路以后,驢更沒精神了,又把貨物移過去一部分,最后,驢身上空無一物。這時騾子瞪著驢說:你現在還會認為我多吃一倍食物不應該嗎?
原意:判斷一個人的能力,一定要長期觀察,不可逐下評論。
說明:一個組織的工作,可分成例行工作及解決問題的工作。通常是愈富有解決問題性質的工作,工資愈高,但所承受的壓力也愈大。有些專做例行性工作的人,卻埋怨工資比不上其它人,但他若有機會嘗試解決問題性的工作時,就會了解別人是否比他有能力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