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80kg"></li>
    <strike id="y80kg"></strike>
    <ul id="y80kg"></ul>
  • <strike id="y80kg"><s id="y80kg"></s></strike>
    <strike id="y80kg"><s id="y80kg"></s></strike>
    國務院政策研究機構資深經濟學家 《宏觀經濟與企業對策》《企業融資思路與方法》《商業模式創新的路徑與方法》 提供專業企業內訓,政府培訓。 13439064501 陳老師
      2020年05月05日    鐘朋榮     
    推薦學習: 百戰歸來,再看房地產 ;世界頂尖名校紐約大學地產學院、風馬牛地產學院重磅推出。 項目專注于中國地產全產業鏈模式創新和細分領域前沿實戰,匯聚中美兩國最強師資,融入中國地產頂級圈層。 馮侖先生擔任班級導師,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過30位中美兩國最具代表性的地產經營者、踐行者和經濟學者聯袂授課。《未來之路——中國地產經營者國際課程》>>
     我一直不太贊成企業多元化。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本質是全球范圍內的深度分工,深度分工就要求企業深度專業化。每個企業為全世界做一點點,集中精力做好一種產品,才能做到世界前幾名,才有資格參與國際分工。

      有了互聯網,通過幾分鐘搜索,就可以貨比千家。在交通、通訊越來越發達的情況下,競爭充分了,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了。這些都會促進企業間、地區間深度的分工。因此,未來的趨勢是,企業規模小型化,經營更加專業化。

      多元化的企業,特別是包打天下的企業要做減法。兩個減法:一個是產業的減法,把多產業減到少產業;一個是環節的減法,把多環節減到少環節。專做某一種產品,甚至產品的某一個環節,更能做出優勢。

      有的國企什么都做。應該把改制和 “縮身”結合起來。比如國企辦的賓館,可以讓職工或民營企業把它買下來,既減輕了企業負擔,也實現了改制,一舉兩得。

      很多大的國企和上市公司都去搞房地產,這并非是個好選擇。“土地為王”的時代已經過了,正在過渡到“資金為王”,下一步是“品牌、管理為王”。同樣一塊地,國企一億拿到,不一定能賺錢,因為你的專業是造機器、造服裝,在房地產方面沒有優勢。而專業的房地產公司一億拿到就能賺錢,因為它是房地產專家。

      還要把改制和外包結合起來。比如一家機床廠,有鑄造、齒輪等30多個車間,可以只保留5個車間,集中精力把這幾個車間的零部件做好,其他業務外包。這樣一來,就可在當地培育起幾十家甚至幾百家鑄造廠、齒輪廠等,帶動地方的產業集群。由于有競爭,配套廠家的產品價格會降低,質量會提高。有了產業集群的支撐,龍頭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就強了。

      很多企業都在提“做大做強”,但中國目前的信用體系和管理水平,難以支撐企業做大。我們現在的信用狀況和管理還不如以前的晉商。晉商那么多票號,出現過假票嗎?有人卷款逃走嗎?現在很多企業一大就垮,不是做大做強,而是做大做垮。企業一大,它的管理鏈條就長,撈一把就走的人就多,防不勝防。

      做企業一定要想清楚一個問題:多少為大?我認為,大和小,應該讓“規模經濟”來說話。達到了規模經濟,大不大無所謂,沒必要無限膨脹,過度膨脹,反而會因為管理成本過度而不經濟;當然,若規模太小而達不到規模經濟,就應該適當做大。關于做專還是做多,就應該讓“范圍經濟”來說話。因為專業化而喪失必要的范圍經濟,就是太專,就應該適當做多。離開范圍經濟一味地做多,這種多元化就沒有優勢。

      另外一個問題是:為誰而做大?是為股東而做大,還是為經理而做大?做大的目的,應該是追求股東的最大回報。離開股東利益的最大化,甚至通過犧牲股東利益,為大而大,為經理人的名聲和地位而做大,這種做大,對股東、對投資人沒有什么好處。某企業如果做到世界500強,卻對股東沒有多少回報,有何意義!

      我很贊成格力空調總裁董明珠“工業精神”的提法。按我的理解,“工業精神”包括專業化精神、務實精神;追求效益第一,而不是規模第一。

      看看中國家電業,產業同構嚴重。如果有人專做彩電,有人專做空調,有人專做洗衣機,再加上國美、蘇寧等這樣公共的、專業的銷售體系統一銷售,整個行業會活得更好。專做微波爐的格蘭仕就是“工業精神”的代表。我很欣賞格蘭仕老板的一句話:“我雖然不能讓中國人富起來,但我能通過我的工作,讓中國人辛辛苦苦掙的錢買到更多的東西。”

      中國企業要多向德國企業學習。它們數量很多,規模不大,幾代人專注于一個產業,不張揚,做“隱形冠軍”。中國企業都在爭做500強,它們是爭活500年。

      中國企業不專注,跟我們的商業文化有關系:太急功近利,浮躁,希望一夜成名、一夜暴富。要有所改變,還必須革新現有的融資模式。現在銀行都愿意給大企業放貸,一放就是幾個億或幾十個億,幫助大企業吹氣泡,越吹越大,最后氣泡一破,全完了。股市也在幫大企業吹氣泡。一個企業長期只有幾千萬資金,企業管理者只有管幾千萬資金的管理能力,一旦上市,突然給他幾個億或十幾個億,他的管理能力根本就跟上。相反,自我感覺的膨脹速度倒是迅速加快,手上有了幾個億或十幾個億,突然感到自己成了神仙,什么都能干,無所不能,無所不會,盲目擴張。應針對中小企業建立多種融資渠道,幫助它們循序漸進式成長。另外,還應降低企業所得稅率,增加企業的留利,讓企業有更多積累滾動發展,實現內源融資與外源融資結合。

    注:本站文章轉載自網絡,用于交流學習,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將立刻刪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隨機讀管理故事:《分工》
      一位年輕的炮兵軍官上任后,到下屬部隊視察操練情況,發現有幾個部隊操練時有一個共同的情況:在操練中,總有一個士兵自始至終站在大炮的炮筒下,紋絲不動。經過詢問,得到的答案是:操練條例就是這樣規定的。原來,條例因循的是用馬拉大炮時代的規則,當時站在炮筒下的士兵的任務是拉住馬的韁繩,防止大炮發射后因后座力產生的距離偏差,減少再次瞄準的時間。現在大炮不再需要這一角色了。但條例沒有及時調整,出現了不拉馬的士兵。這位軍官的發現使他受到了國防部的表彰。
      [分析]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科學分工。只有每個員工都明確自己的崗位職責,才不會產生推委、扯皮等不良現象。如果公司象一個龐大的機器,那么每個員工就是一個個零件,只有他們愛崗敬業,公司的機器才能得以良性運轉。公司是發展的,管理者應當根據實際動態情況對人員數量和分工及時做出相應調整。否則,隊伍中就會出現“不拉馬的士兵”。如果隊伍中有人濫竽充數,給企業帶來的不僅僅是工資的損失,而且會導致其他人員的心理不平衡,最終導致公司工作效率整體下降。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
    鐘朋榮課程
    鐘朋榮觀點
    鐘朋榮PPT
    相關老師
    熱門閱讀
    企業觀察
    推薦課程
    課堂圖片
    返回頂部 邀請老師 QQ聊天 微信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噜亚洲AV|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麻豆|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波多野结衣|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秦先生|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五月天婷婷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日韩av无码|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2018|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麻豆|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36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齐齐|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 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国产精品视频你懂的|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 精品高潮呻吟99av无码视频 | 国产精品深夜福利免费观看|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88| 国产精品女主播自在线拍| 国产精品福利电影| 日韩精品一卡2卡3卡4卡新区乱码| 久久久这里有精品| 久久这里都是精品| 精品少妇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综合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99亚发布| 情侣视频精品免费的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久尹人香蕉| vvvv99日韩精品亚洲| 日韩影院一级在线| 国产日韩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 久久精品视频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 99re热精品这里精品| 亚洲精品人成电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