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和品牌希望讓家庭和自己組織之間的聯系更加牢固,但他們對現在的家庭市場情況知道多少呢?企業如果僅僅根據自己的想法采取行動,認為這樣就可以讓企業和品牌為家庭成員認可,那么這種主觀愿望又和事實相差多遠呢?因此,對于更有遠見的營銷者而言,迫切需要找出家庭市場背后的真相。
一些知名品牌,譬如披薩快遞、潘婷和任天堂,它們已經注意到家庭市場的存在,通過開展營銷活動吸引以家庭為單位的目標客戶。營銷者要更貼近、了解家庭,必須知道一個事實:根據人們對品牌不同的態度,根據咨詢機構Discovery的研究結果,“家庭”大致可以分為3種類型:注重形象的成功人士、注重實際功效的性價比權衡者和經濟拮據者。
注重形象的成功人士
這一類型的家庭注重品牌知名度,他們通過使用品牌產品向人們告知自己的社會地位和個人成就,并借助同樣的方法判斷其他人的個人信息。這一類型的家庭中有一種組合,譬如父親在城市工作,母親正在接受成為學校教師助理的學習 ,回家要照顧兩個不到8歲大的孩子。
父親承認喜歡炫耀自己擁有的品牌產品:“產品的品牌很重要,尤其是那些會被人們看到的產品,或是那些必須在家里擺出來的產品。”
“我會花時間挑選已決定要購買的商品。對于一些不那么出名的品牌,我一開始就把它們忽略掉了。最近我買了一臺先鋒等離子電視,這是家里最近最大的一筆開銷。但是這臺電視的確是物有所值,看起來我的選擇是對的。人們一看到這臺電視,就會對它議論,這讓我很自豪。”他說。
他的大女兒已經感染到父親的這種品牌渴望意識,女兒說:“爸爸喜歡品牌產品,我也喜歡品牌產品,我們不會購買非知名品牌的商品。”研究結果表明,由于父母的關系,子女會喜歡上一些品牌,譬如Kellogg、Neff和Bisto;而由于子女的關系,父母也會喜歡上一些品牌,譬如可口可樂、吉百利和佳能。
廚具品牌Kenwood認準了自己的成功人士目標群,并將他們稱之為“作秀者”。Kenwood負責早餐系列產品開發的營銷經理簡·佩里說:“一個外形好看的廚房機本身就能說明許多信息,這個產品在家庭環境中起到了點綴的作用,而我們針對這類消費者專門開發了一個產品線。”
Kenwood試圖開發各種產品以滿足不同類型家庭的需求。
“兩款家庭廚房機基本上是一樣的,但是其中一臺更注重新穎、好看的外表,另一臺更注重功能。購買哪一款,取決于消費者更看重產品的哪一個特點。”
注重實際功效的性價比權衡者
有一些家庭更加注重產品的功能,他們在挑選產品時兼顧產品的優點和價值,再結合自己搜集到的產品信息進行綜合考慮。Discovery的研究報告將這種類型的家庭稱之為注重實際功效的性價比權衡者。按照Discovery研究總監凱特·埃文斯的說法,這種類型的家庭希望避免對品牌“膚淺”地盲從。“權衡者不想在購物選擇上總是變化無常,他們不想買那些所謂的‘最新必備產品’,他們想買一些能夠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產品。”凱特說。
凱特指出,這種類型的家庭會經常性地對品牌產品能夠帶來的價值進行評估,他們不一定拒絕品牌,但每筆交易必須同時考慮質量和功能。這種類型家庭中的一位父親對此加以說明—他的家庭成員包括父親、母親,兩個人都有工作;還有一個成年的女兒住在父母家里—他說:“我不會因為它是品牌就購買它,也不會因為它是品牌就不買它。我會貨比三家。”
在這種類型的家庭中,不同代家庭成員的品牌偏好也會相互傳遞。其中一位女兒說:“我記得媽媽以前使用Babyliss發鉗,因此,我長大之后,當需要購買發鉗的時候便會自然而然地購買該品牌的產品,因為我知道這個品牌的產品質量信得過。而我會帶父母去吃Quorn,因為這種食品不僅容易煮,而且是一種健康的肉類替代食品。”
一些品牌已經瞄準了這種不同代家庭成員之間的品牌偏愛傳遞性。護發品牌潘婷讓新西蘭出生的模特蕾切爾·亨特和她的女兒出任品牌代言人,為自己在新西蘭和澳大利亞市場投放產品做宣傳。潘婷在該地區的品牌傳播經理麗莎·坎寧安說:“蕾切爾能夠讓過去的用戶和品牌重新建立聯系,而她的女兒則是新一代產品使用者的代表。”
凱特說,由于受到經濟條件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家庭最終會成為這種類型的家庭。凱特說,傳統的成功者家庭已經出現了類似權衡性價比家庭的舉動,開始向后者靠攏,出現這種情況或許是因為消費負疚感或社會責任感。
經濟拮據者
經濟拮據的家庭,由于財務狀況不佳,對于追隨品牌產品感到有心無力。有這樣一個家庭,父親的生意正處于困難的虧損期,導致母親成為家庭的主要經濟支柱,在這種情況下,父親的任務便轉為照顧3個不滿13歲的孩子。
這種類型的家庭會把重點放在家庭活動和娛樂上,不會讓孩子太關注品牌、關注擁有什么好玩的東西。“如果有一些多余的錢,我更樂意讓他們參與一些活動,而不是買一些他們想要的東西,因為這些東西他們的朋友都有了,他們可以和朋友一起玩。”其中一位母親說。同時父親承認:“我們的電視就是舊的,但是它沒有什么毛玻因此我們沒理由花一筆錢購買一臺新的電視機。”
但是,即使這種類型的家庭面臨生活挑戰,依然有擁有品牌產品的需求。
“我從易趣為女兒買了一雙知名品牌UGG的二手靴子,這讓她在朋友面前重塑了形象。”另一位母親說。
研究結果表明,對于必須向外人展示的產品,這種類型的家庭也會注重這些產品的品牌,以便通過社會“統一”的身份認證。譬如,其中一些家庭會購買品牌電視機、品牌電腦和其他品牌生活用品,因為來訪的客人通常很容易看見這些產品,并對它們加以評論,而那些非品牌產品僅限于用在一些更加私人的家庭領域,譬如樓上臥室和浴室。
案例
品牌代際傳遞:
家長懷舊情結的自然延伸
研究結果顯示,對于所有類型的家庭而言,家庭的“最愛品牌”偏好都是一代傳一代的。Kenwood的一些產品,其市場增長就是得益于這種家庭懷舊趨勢,譬如烘烤機,就能讓孩子和父母重溫兒時烘烤食品的美好時光。
簡·佩里說,這種懷舊文化是品牌標志的一個重要內容,而理解這種懷舊文化如何和消費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從而讓品牌和消費者建立聯系,將是品牌研究的重點內容。
“許多年輕女性對Kenwood攪拌機很有感情,因為她們在孩童時代就在外婆家的廚房見過Kenwood攪拌機,因此它仍然是新娘新婚時必買的一種特色產品。小時候,孩子們可能一放學就會跑到廚房,用Kenwood攪拌機做一道可口沁心涼的冰沙。等到這些孩子長大了,他們就成了我們的忠實客戶。”她說。
Discovery的研究報告指出,家長的品牌偏好會傳到下一代,形成一種品牌偏好循環。一開始,由于帶有一種叛逆意識,在孩子們心目中排位較高的會是一些家長認為“不酷”的品牌產品。但是,隨著這些孩子慢慢長大成年,他們會記起一些童年時代對自己產生過影響的品牌。“對于要購買什么食品或清潔產品等,我會問母親有什么建議。對于母親信任的品牌,我也會信任它們。”成功者家庭的一位媽媽說。
同樣,品牌偏好也可以從年幼一代向年長一代傳遞。孩子們可能會帶自己的父母到時尚品牌店Topshop和Superdry購物,并且會為父親挑選一部iPhone。有的祖父母甚至會由于孫子的影響開始接觸一些科技品牌。一位祖母說:“雖然到現在我還沒有擁有過一件電子科技產品,但是我希望能和孫子們一起談論這些品牌。”
雖然十幾歲的孩子很容易受到現有的品牌潮流影響,并迫使父母為自己購買一些流行品牌的產品,然而調查發現,這個年齡群體對于某個潮流的熱情很快就會冷卻,因此這可能會促使品牌企業采取其他舉動,譬如產品顏色變異策略或者發行限量版產品。
一些品牌會針對懷舊潮流和現代化特點對產品進行改進。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一提到潘婷洗發水,人們便會想起著名模特羅德·斯圖爾特的前妻蕾切爾·亨特,在20世紀90年代,蕾切爾就像是該品牌廣告詞說的一樣“它不會一夜誕生,但是它還會出現”。去年,蕾切爾重新擔任潘婷洗發水的品牌大使,而且還增加了一個新人物—蕾切爾的女兒蕾妮·斯圖爾特。
蕾切爾的再次表演以及女兒的首次亮相象征著該品牌重新振作起來,此后該品牌還高調推出了一種新配方洗發水及包裝。這對母女組合為潘婷洗發水的宣傳活動貢獻了很大的影響力,有效地提高了品牌曝光率。
寶潔今年仍會有針對性地開展活動,與家庭建立聯系。在2012年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它還會推出“母親驕傲的贊助者”。2010年,寶潔的“母親驕傲的贊助者”活動資助了25位運動員的母親到冬奧會比賽現場觀看自己的孩子比賽。
披薩快遞:覆蓋更多類型的消費者
雖然一些品牌有自己鮮明的定位,它們不希望為了顧及各種類型的消費者而淡化自己的品牌定位。然而研究結果表明,品牌可以通過調整自己的產品線以適應多個不同的細分市常Kenwood就在努力辨別不同類型的消費者。佩里說:“有許多因素會影響品牌產品的發展方向,其中一個公認的因素是,不同類型的家庭在尋求一些不同的東西,有的家庭重視功能性和通用性,而有的家庭則是不折不扣的性能和外觀兼顧的追求者。”
另一個品牌也擁有多種不同的目標客戶群,它就是披薩快遞。家庭成員一直都是該品牌的核心客戶。但是該品牌營銷總監艾瑪·伍茲說,她從來不認為自己對這個群體已經有了全面的了解,針對這個群體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我們希望自己的餐廳成為適合大人帶孝用餐的地方,同時又不會讓人覺得有‘孝子氣’的氛圍。我自己是一個4歲孩子的母親,知道孩子們在一些餐館用餐,被人看做孝子、感到有傷自尊時的難受滋味。”伍茲說。
“我們借鑒了Mumsnet的創意,將創意運用在我們的新一代餐廳中,試驗很成功。在新一代餐廳中,會有一個大型餐桌,這個餐桌的大小可以根據需要調整,附帶熒光鉛筆和紙張,我們會計劃
一些值得孝留念的活動,譬如流行的彩泥橡皮時光。同時,我們會讓插畫家布魯斯·英厄姆計劃
課程,教孩子們畫畫。”伍茲說。
任天堂:
以家庭娛樂的友好性為切入口
2006年,日本電腦游戲軟件制造商任天堂在推出家用游戲機Wii時采用了新的策略,它改變了這款游戲產品的形象,將它從傳統的男性玩家形象轉變為現代家庭生活的一種娛樂方式,有意識地擴大目標群,將消費目標對象鎖定為家庭。
為此,任天堂開展了一系列運動,從2007年的品牌宣傳運動—尋找“智商最高的英國家庭”,到通過電子平臺振興自己的棋盤游戲。可以說,憑借這些活動造勢,Wii及其子品牌實現了品牌增長。
2007年,任天堂推出新產品WiiFit一款游戲和健身相結合的軟件,讓游戲者待在家里就能健身,而且其樂無窮。任天堂英國營銷經理羅伯·洛伊解釋說:“這款游戲就是鼓勵用戶更多地參與社交活動,更活躍,而不是整天躺在沙發上玩電子游戲。
”
“大約5年前,我們在游戲平臺市場上遭受到對手沉重的打擊—這個游戲平臺市場主要針對16~34歲的男性群體。從那時起,我們便離開了游戲平臺市場,轉向小型游戲機市場,但針對的是同一群男性群體。因為我們認為采用這種游戲機策略,吸引這個年齡群的機會更大。而‘家庭’是吸引各個年齡群體的切入口,也是核心所在,它包括父母、祖父母和不同年齡的孩子。”洛伊說,推廣社交性健身游戲的目的,是為了推翻壓在游戲機頭上的“反社交”標簽。
“我們觀察到,許多孩子總是很快地躲進自己的臥室玩電子游戲,而現在許多家庭的凝聚力大不如前。而我們的家庭游戲可以拉近家庭成員的距離。”洛伊說,“現在每3個英國家庭中就有1臺Wii游戲機。”
便攜式的任天堂游戲機同時吸引了許多非傳統的玩家,這主要是因為它聘請了更為成熟的名人出任品牌大使,譬如知名電視主持人泰里·沃根、奧斯卡影后海倫·米倫、知名男演員帕特里克·斯圖爾特。
注意到家庭市場魅力的不只是任天堂。2009年,《計算機世界》推出了“家庭世界”廣告,講述的是女兒要上大學了,父親要為女兒尋找一款筆記本電腦好讓女兒帶到學校。而微軟的Windows7宣傳運動同樣采用了家庭主題,一位母親正在用“云技術”制作家庭相片。
營銷主題:家庭關系至上
如果企業的營銷活動能夠突出至親的家庭關系—其典型的家庭組合是母親、父親和兩個孩子—那么品牌的營銷活動將會更有針對性、更有效。
對于各種類型的家庭而言有一個共同的有效營銷戰略,即把每個家庭看成一個特定的整體,尊重家庭成員之間的聯系。譬如,路易威登通過借用Bono和Ali Hewson夫妻做代言人,向公眾傳播自己的品牌,從而讓自己的品牌變得更加平易近人,最終促進了該品牌在非洲的貿易活動。
而勞埃德公司則創作了一對同性戀夫妻的卡通形象,創建“夢想之家”,其傳播的信息讓自己的品牌更有包容性。而糖果品牌Werther's
Original投資500萬英鎊開展了一個持續一年的宣傳活動,聚焦點是:父親和兒子無條件的愛。
時尚品牌Comptoirdes
Cotonniers則選擇突出母親和女兒之間的深厚情感。早在1997年,該品牌就動用母親和女兒的真實關系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通過廣告運動,贏得了廣泛的品牌知名度。這個品牌宣稱這種做法為自己帶來了許多忠實客戶、高曝光率以及持續很長時間的公關活動報道。總之,它發動的宣傳活動為自己的品牌帶來了很大的轟動效應。
Comptoirdes Cotonniers首席運營官亨利 瓦瑟爾解釋說,他們的創意很簡單,因為他們注意到母親和女兒會一起到品牌商店購物,在此期間她們會交流各自對產品的看法,享受一起購物的機會。
因此,該品牌確立了自己的宣傳中心:“獻給真正的女人。”他說,此后選擇有真實關系的母親和女兒代言自己的品牌,這是自然而然的一個營銷策略。
“事實上,我們選用匿名的母親們和女兒代言我們的品牌,是為了讓品牌能和所有的普通女性建立起一種特殊的關系,同時和那些借助頂級模特宣傳品牌的做法產生強烈的對比。”
瓦瑟爾說:“每一個季節,我們會挑選一些不同的母親、女兒展示我們的產品,因為每季節都反映了一種不同的心態和不同的潮流趨勢,但是自始至終,品牌的價值都一直保持不變。”
他補充說,通過生活中真實的人代言品牌,開展品牌傳播工作,能和客戶建立更親密的關系,而在所有的品牌接觸點中,客戶都能感受到品牌“母親—女兒聯系紐帶”的訴求,其中包括門店銷售和銷售人員學習
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