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消費者所關心的“各色產品質量問題”,也是層出不窮。秦池勾兌白酒這一缺乏誠信的不爭事實注定了秦池只是曇花一現。三氯氰胺事件,蟲奶粉事件等等,也在不同程度的摧毀著消費者對產品及品牌的“信任”。與此同時,對于各家企業而言,這些品牌及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突然發生或者被曝光,也在左右著其的“生死”。
消費者靠品牌識別商品,而品牌又與信譽休戚相關,突發的危機事件又對信譽產生相對負面的影響。于是,“信譽—品牌—利潤”三位一體,構鑄成日常商業運營的“金三角”。而信譽則是由消費者的信任不斷累積起來的,也可以說,企業的信譽與消費者的信任呈正相關。因此,“危機—信任—品牌”同樣作為一個“鐵三角”,是對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不可完全避免的突發性危害的解讀。
危機事件對于消費者與企業產品及品牌之間信任的破壞性,催生了“危機公關”,同時也使其變得“不可或缺”。通俗點來講,危機公關是指機構或企業為避免或者減輕危機所帶來的嚴重損害和威脅,從而有組織、有計劃地學習、制定和實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應對策略。
危機公關,不僅要求企業在危機形成或者發生后進行危機公關,更重要的是重視自身的潛在危機,防患于未然。而在危機發生后,企業亦不能慌亂,不能回避,不能遮掩,應該主動、積極、統一、及時、誠懇地去面對,去解決,去化解。通過真誠的方式去重新取得信任,化危機于無形。
從本質上來講,危機公關,不外乎是維護、修補消費者的信任度,從企業層面來講則表現為鞏固、保持、重建企業的信譽。危機公關其實是通過一系列的公關營銷手段塑造信任,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人與企業之間的信任,人與品牌之間的信任。危機公關的未來走向必將是信任經濟。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網絡化的進程,企業之間競爭已非單純的產品競爭、資本競爭,取而代之的是品牌、信譽這些無形資產的競爭。面對經濟全球化,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保持被信任感”是一條必經之路。
隨機讀管理故事:《叫醒你的是什么》
杰克是美國紐約一家公司的主管,由于經濟危機的影響,杰克的薪水很低。杰克每天早晨6點多到公司,晚上8點多了還在公司加班,有時候甚至要忙到晚上10點多。
工作的勞累不算什么,可是讓杰克難過的是自己對這份工作已經沒有了信心,每天的工作僅僅是為了那微薄的薪水。
終于有一天,杰克再也受不了這樣的生活了,他請了假,去一個風景區散心。風景區有一處是釣魚的地方,于是杰克買了魚竿坐了下來,開始釣魚。煩躁的杰克釣了足足一個多小時,可是沒有任何收獲。
坐在杰克旁邊的一位老者,卻在一個小時的時間釣了很多魚。老者問杰克:“年輕人,在想什么呢,這么煩躁?”
杰克對老者說了自己工作上的不如意:工作很累,可是卻沒有任何成就感,而且薪水也低,更要命的是自己已經厭倦了這份工作。
老者默默地聽著,等杰克說完的時候,老者又問了一下杰克公司的情況,然后對杰克說道:“每天早晨叫醒你的是什么?”
杰克一下子愣住了,不明白老者是什么意思,杰克想了想說道:“每天回來都很晚了,一直到第二天早晨都很累,叫醒我的當然是鬧鐘了。”
老者搖了搖頭說道:“這就是為什么你會感到工作累而且沒有希望的原因,年輕人,你覺得每天叫醒你的應該是什么呢?”杰克不明白什么意思,滿臉疑惑地看著老者。
老者說道:“年輕人,每天早晨叫醒你的應該是夢想,而不是鬧鐘。”
杰克一下子愣住了,半天才明白過來,是啊,為什么自己會這么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自己一直在為那些微薄的薪水而工作,而不是在為夢想努力。
杰克想起了大學畢業的時候,自己曾經立志要成為一個優秀的銷售專家,可是現在卻在一個小公司里混日子……想到這里,杰克再也坐不住了,他馬上回去辭職,然后開始尋找適合自己的銷售工作。
一個月后,杰克找到了一份銷售工作,雖然薪水比原來低很多,可是杰克卻干得很有興趣。1年后,杰克成為一家大公司的銷售主管;3年后,杰克成了著名的銷售專家。
叫醒你的是什么?如果是鬧鐘,你僅僅是在為一份工作而工作,可是如果叫醒你的是夢想,那么你正在為夢想而努力。為工作而工作,你收獲的只是一份微薄的薪水,如果叫醒你的是夢想,那么最終你的夢想就會實現。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