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企業里,老員工管理的問題都是一個頗為棘手的問題。一方面,老員工們資歷老,為公司貢獻大;但另一方面,老員工群體中總有一部分人在從業日久之后,身上暴露出越來越多的缺點,甚至影響到 企業管理 。那么,如何管理這些老員工呢?以下有老員工管理全攻略。
自從2008年《新勞動合同法》頒布與實施,擴大了無固定期限合同的訂立范圍,同時還設定了嚴厲的處罰規定。這個在當時就引起企業普遍重視的政策,其效果在近年慢慢凸顯出來。老員工的數量在企業中逐漸增多,而由于老員工所引發的管理問題也越來越受到企業重視。在大多數公司里,老員工管理問題一直是個不可回避的問題,對于如何使用老員工,如何看待老員工的去留問題,一直困擾著一些HR管理者。公司應充分肯定老員工以往為企業的發展所做的突出貢獻,同時對阻礙企業發展的老員工也不能任之、放之。
同時,HR管理人員開始分析“新”、“老”員工的差別,深入研究老員工所表現的職業特點,用一切管理手段激發老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降低老員工的工作惰性,發揮老員工在企業中的價值。老員工在公司工作時間長、資歷老、了解公司情況、做事駕輕就熟,是公司的資源與財富;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倚老賣老、仗勢欺人,令公司頭痛。如何管理老員工,是很多企業都面臨的問題。我們在談及老員工管理問題前,必須明確企業的哪些員工可以歸為“老員工”?在這里,我們所說的老員工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是資歷老。所謂資歷老,并不是指年齡大,而是指這些員工在本企業中的工齡(或司齡)相對較長,有的甚至是企業創業初期的員工,他們與企業的發展有著很深的淵源,他們經歷了企業發展歷程,對 企業文化 的認同感較強;第二是貢獻大。所謂貢獻大,是指這些員工在某一領域、某一行業內擁有熟練的專業知識及技能、較豐富的工作經驗及人脈等,在企業任職期間曾做出突出貢獻。
老員工,提起來就讓主管們心中如倒了五味瓶,個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在一個崗位上時間久了,無論是成文的還是不成文的規則,都是非常的熟悉。給他們布置任務,經理們需要的話語少得多,能達到的質量或者效率卻象用尺子量過一樣穩定。這就是老員工的好處,因此企業就省下了學習 新員工和團隊磨合需要的成本。不過這只是其一,不少老員工常常自稱“老油條”,公司的規章制度,哪些是實打實要遵守的,哪些是墻上的畫,掛著看的,也都清清楚楚。當然,缺少進取心,沒有冒險精神,甚至不把領導當回事,也是老員工容易犯的毛病。
問題出來了,難道企業有老員工就不好嗎?我們不能武斷的回答好或者不好。針對這種情況我提出來的建議是:首先要加強老員工持續學習系統的引導和執行;其次就是對在座的各位學員提出一個要求,就是你要對你的老員工進行能力提升輔導與激勵。經常與老員工描繪企業的戰略目標以及對他們提出如何才能達到或完成戰略目標,引導他們不斷持續的學習;最后就是要引進崗位競爭機制——能者上庸者下,讓老員工做適合的事。這樣,就會把老員工阻礙企業發展的系數降低,讓其從事自己適合的崗位,從而使老員工對企業發展起到該起的作用。
常常有企業認為,老員工就是一張支付養老金的發票,會給企業帶來無可估量的負擔,有企業甚至表示:我們也是要做生意的,企業不是養老院。而在一些開明的企業家或管理者看來,“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有些經大浪淘沙成長起來的老員工,如果“開發”得當,也會煥發金子般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