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說:“能賺錢的CEO永遠不會失業”。在他的率領下,勝在模式的慧聰集團從創業時的14.8萬元發展到現在幾十億的市值,已成長為國內領先的商務信息服務商。2002年慧聰獨創“搜索聯盟”的營銷方式,很快便實現贏利,翌年年底,旗下的慧聰國際如愿在香港創業板上市,募集資金1.25億港元。
郭凡生笑容儒雅,骨子里卻有一種不服輸的精神勁。他性格豪爽、說話直率,典型的北方大漢,同時在中關村里也以“能言善辯”而聞名。他說:“沒有知識,沒有文化,沒有錢的人才是白手之人。我當初創業,擁有知識,擁有信念。所以,我不是白手起家。”
這位中國電子商務教父級的人物,被譽為“中國分類廣告之父”的中關村商人,在創業16年后,當初“勞動股份制”的設想正一步步成為現實;上過山、下過鄉、當過兵的郭凡生正在用他自己的理論率領慧聰一路高歌:“創建一套好的制度,讓三流人才進來,經過一段時間以后變成一流人才,這就是企業的作用。”
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的郭凡生1982年離開了中國人民大學工經系,回到了內蒙古。在那里他將要開辟一片新的天地:郭凡生和他的7位同事在內蒙古自治區政研室成立了“戰略組”,8位平均年齡只有27歲的“戰略家”誕生了。
就是那之后的近10年里頭,郭凡生在他的經濟學與改革理論研究中如癡如醉。
他的“反梯度理論”、中國東西部差距拉大的分析報告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西部學派”在當時理論界產生重要影響;8年內發表專著5本,論文100多篇,累計200多萬字,是當時國內理論界公認的有較為突出科研成就的年輕學者。
但是“學者”郭凡生也有煩惱。他在為企業做指導和咨詢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到理論研究與市場現實的巨大差距,他提出的知識經濟、勞動制股份等想法頗受置疑。“他們不理解,做得不好,還說你的道理不對。”此后,郭凡生還先后在北京科貿、中國工商經濟咨詢公司等三家國營企業中任副總經理等職。在親力親為之后,他卻發現,國有企業的體制和自己的理想相去甚遠。
怎么辦?當理想和現實有不可逾越鴻溝的時候,這是每個人都要面臨的抉擇。深思熟慮之后,郭凡生決定“下海從商”。這個決定,影響了郭凡生未來的路。
1992年10月18日,由郭凡生出資7.4萬元,注冊資金14.8萬元的慧聰公關信息咨詢有限公司成立。郭凡生開始騎著自行車,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將家電、計算機等經銷商的報價信息收集起來,進行分類、加工處理。一本油印的小16開本《中國商情快報•家用電器》出現在北京各個家電商場,并成為《慧聰商情》的前身。
當初入股慧聰的成員有許多事值得高興。公司的運作理念非常簡單:將各類經銷商信息收集起來,匯總后在媒介上統一發布,客戶能夠非常便捷地獲取和比較各類商品信息。而慧聰是中國大陸第一家從事此項業務的公司。
郭凡生將慧聰定位于中介機構的角色:“實際上幫商家和買家都省錢,我們再從省下的里面拿一小部分,所以這個錢掙得合情合理。”
但在中關村的許多商家眼中,這是一種最不入流的做法,遭到眾多商家的指責,有一次郭凡生甚至被客戶趕了出來,他又不得不“腆著臉”走回去。但在信息披露、競爭透明化的壓力下,終于有越來越多的商家接受了這種方式。于是,郭凡生輕松地掙到了第一桶金,不到一年慧聰的收入就超過100萬元。“當時在中國掙到第一桶金很容易,因為很多優秀的人不來經商,市場也還不規范。現在掙錢比那會兒難多了。”
那時候慧聰的業務涉及工商名錄、平面媒體廣告、電視廣告、市場研究、廣告監測、軟件開發、互聯網以及其他商務信息服務,覆蓋20多個行業,在全國各地設有二十余家分支機構。
1999年12月,慧聰網正式開通,郭凡生從此趕上了互聯網的浪潮,開始確定“網+刊”的模式探索,郭凡生的名片上也印上了“慧聰商務網CEO”的頭銜,但他始終認為互聯網與紙媒體、電話、PC等一樣不過是一種工具。
郭凡生記憶深刻的是2000年春節,那一年,慧聰虧損2000萬,只有一兩個部門可以拿到超額獎,許多員工紛紛離開。“那是慧聰人過的最難受、最凄慘也是最悲壯的一個春節”。他咬緊牙關將已試行“網+刊”模式的十幾個專業網站推動上網,同時瞄向搜索引擎技術,請來了技術專家陳沛擔任CTO,從數據庫出發,掌握互聯網核心技術。2001年,慧聰終于扭虧為盈,贏利300萬。
2002年,慧聰聯合新浪和3721,成立“中國搜索聯盟”,吸引了400多家成員,與國內的搜索引擎技術老大百度相抗衡。現在,郭凡生說這一部分業務市值已高達1億美元。
到2004年6月,慧聰已經是一家在多個行業中開展商務服務、擁有商務數據中心和慧聰研究院的集團公司,擁有2000多名員工以及超過20家的分支機構,成為把第二名遠遠拋在身后的商務資訊服務商。
學者郭凡生變成了商人,這是理想和現實最好的交匯。擁有知識和成功信念的郭凡生經歷了這個過程,青春無悔。
成功后的郭凡生依舊過著平凡人的生活,簡單且有規律:每天早上6點鐘起床,跑完步洗個冷水澡上班工作,按時回家吃晚飯,陪家人。閑暇時養鳥養花,甚至養蟈蟈兒和蟋蟀,在田園情趣中尋找平靜和悠閑。這是他選擇的生活方式,他要盡量讓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很平和,在平和中找到一種穩健,在穩健中找到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