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化營銷平臺不是一個傳統的信息發布和傳播的平臺,而是構建一個跟客戶建立多頻次互動和溝通的窗口,企業能夠在這個平臺上借助關系鏈和社交流,通過講“故事”和“感情互動”交換獨特的價值和資源,而不是硬性推銷“廣告”的方式索取利益。
1.看世界杯的幾個感悟:
-
企業靠一個英雄是不能成功的,團隊是一個有機的機器,必須每一個崗位都有好的人選;
-
后備力量在關鍵時刻會發揮巨大作用;
-
內訌必然削弱競爭力,人事關系管理不容忽視;
-
要有魅力領袖的凝聚能力,才可以在面對競爭對手的時候指揮若定;
-
人才、戰術同樣重要。
2.老板需要有大局觀,懂得平衡矛盾,整合團隊,有前瞻性,果敢決斷,還需要身體力行,適當授權,培養人才。心胸狹義而且自命英雄的人,一定不是好老板
3.誠信真是企業和個人最需要堅守的重要底線。有誠信得到尊重,沒誠信就被萬人鄙視,就那么簡單。社會化時代,更應重視。
4.跟同事聊有關領導。我說,不要定位領導是管理人。領導的工作就是領和導(lead and guide),不是管和理。領的是人,管的是事。本質上的區別。同事說,她懂了。
5.營銷和管理都不能貿然出擊,不能沖動,要看準時機。高手都懂怎樣hold the gun until the best timing to shoot. 低手就是胡亂發射的笨蛋。
6.在社會化營銷年代,消費者因著科技的進步,能夠掌握更多的話語權,都是某種程度的口碑傳播者和購買影響者。今天的管理人,假如不能夠重視這個消費者主導的營銷生態,等于是自尋死路。管理人,走到顧客中間,不要老想做自己想做的事,做消費者想要你做的事。
7.任何公司都會有很多雜音,這也是辦公室政治的源頭,是削弱生產力的主因。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管理人,要盡量消滅這些雜音,把同事的情緒導向正軌,而并不是做任何加強雜音的錯事。有時候,低調工作交出成績,比高調抱怨明智。化情緒為動力,用雪亮的眼睛辨別是非,至為重要!
8.在他最尊敬的曼德拉追悼會上,奧巴馬居然在眾目睽睽的情況下,跟英國首相和丹麥女首相開心玩自拍。這照片被全球社交網絡瘋傳,成為極度嚴重的公關危機!教訓:
-
領導在任何情況下都要自重,你們是沒有隱私的;
-
不能低估社交網絡的力量,你做什么不重要,其他人怎樣詮釋你的行為才重要!
9.好老板給同事的10個非凡感受:
-
獨立的自主空間;
-
清晰的期望;
-
有意義的目標;
-
真實的目標感;
-
提出意見的機會;
-
跟公司跟同事的聯系感;
-
公平的對待;
-
私下批評;
-
公開贊賞;
-
有意義的事業藍圖。你老板是這樣的嗎?
10.Naomi Simson (Red Balloon創始人)的4個管理心得:1.分享一切(團隊和伙伴有權知道一切有關公司的想法和前景,只有這樣大家才會有擁有感);2. 保持好玩的心態(快樂是一切動力的根源);3.保持好奇心(永遠不停學習);4.大家手牽手的一起打拼!
11.維珍的布蘭森(Richard Branson)說,成功的企業一定擁有最佳團隊,但是最佳團隊不一定都是由最有能力的人組成。球隊要贏球,不是要每個位置上都是梅西,而是要有同心協力的陣容。團隊精神、謙卑、好學、好奇都是隊員必須擁有的性格特征。布蘭森請人,專注考慮他們的性格,不是能力。
12.我認為任何企業最重要的可持續競爭力,都是優秀的人才。所以公司文化、關愛和領袖魅力才是最重要,而并非那些管理體系和系統。前者是活的,其他都是死的。
13.一個機構能否茁壯成長,成就大業,靠的不是系統,也不是有沒有做對的事情。最主要是它的基因,以及所延伸出來的機構文化和風氣。這也是老板和領導最應該關注的事。適合的人自然適合,不適合的人會被自然淘汰。我慶幸我們有偉大的基因,必然會有所成就。
14.最有效的管理,是能做到Less is More:以最少的資源達到最大的效益。很多企業老板要把團隊擴大,顯示公司規模,但是產出因此下降。有些企業致力把人員數量縮減,務求讓每一個同事的產出最大化、公司去官僚化、溝通最暢順。
15.管理團隊需要:
-
透明度高;
-
建設團隊精神,上下齊心;
-
學習錯誤,盡快改善;
-
信任放權,但時刻提點;
-
讓團隊領功,領導承擔錯誤的責任;
-
溝通暢順,減少官僚;
-
尊重個人;
-
溫文有禮,不能責罵,要去解決問題;
-
讓團隊覺得好玩,是生活的一部分。
16.營銷大師Robert Heller認為管理人的7宗罪:
-
不守信用;
-
公開責備下屬;
-
侵犯同事隱私;
-
沒有對下屬提供正面的反饋;
-
對任何事情都裝懂;
-
沒有先聆聽就發表意見;
-
自己不守紀律,沒有以身作則。
17.管理大師彼德圣吉(Peter Senge)的一句名言:“你唯一的持續性競爭優勢,可能就是你有能力比你的競爭對手學習快一點。”所以,任何企業都應該是學習性企業,都應該鼓勵全員工發揮自己的創意,從下而上的帶領企業進步。食古不化的企業主,在這個不斷改變的社會,是沒有一點競爭力的!
18.做生意需要務實,需要不斷解決困難,需要創意。管理就是Get things done through the right people。資源的分配和再分配,在不同的階段都需要不斷的調整。注意市場變化,有效率的改變營運策略。CEO的戰略思維也是非常重要的,絕對不能為了自己賺錢,而是要為顧客為社會創造利益!
19.經理人(Managers)管的是事情(get things done):資源分配、流程、執行、監控、財務等;領袖(Leaders)的工作是領導(lead people),帶領團隊朝著愿景一步一步走,負責抓大方向,控制節奏。好的管理人不一定是好領袖。管理人跟領袖的分別是,領袖需要有個人魅力,經理可以是人肉機器。
20.領導要對同事做的最主要兩件事情:1、賦予權力,2、啟發思想。
當然,要慶祝成功,擁抱挫折,經常提供feedback(回應)。我更認為,領導最好不要視下屬為下屬,而是同事,朋友。減少級別界限,有更多的交流,虛心跟同事學習。自己只領導團隊,讓同事管理事情。
社會化營銷時代,因為各種信息的傳播速度變得更快更通暢,而在輻射的廣度上可以很寬廣,這樣在面對具體的管理上,不再像以前一樣,是一對一,或者上級對下級,而是一個整體的互相影響,是多點對多點的。這就需要我們切實去思考,每一步,所帶來的連鎖反應,而非單純的線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