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紅十字會的數錢機器已是忙得不可開交。有評論就認為,這是中國改變自己國際形象的舉動之一。
在國家不斷釋放“愛心”、樹立中國“品牌形象”的同時,也有另外一股力量——民間捐贈不容忽視。而以往,捐贈行為多為政府主導。不過,在此過程中,也有一些企業逆勢而動,他們對此表現得陌不關心,甚至利用人們的愛心賺取更多的金錢。
這不由讓人聯想到“9.11”事件中星巴克的表現。當時,參與世貿大廈救災工作的消防員因為口渴而進入星巴克,但由于身上沒有足夠的現金,星巴克的工作人員拒絕向他們提供飲料。后來,這件事被曝光后,星巴克被美國人甚至更多國家的人討伐,品牌形象受到了極大損傷。試想,如果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我國諸多根基不深的企業身上,是否有足夠的體力來恢復元氣。
這其實說明了一個道理:當災難發生時,企業千萬不要忽視人們“愛心”的力量。因為品牌一旦進入社會,就包括了更多心理、文化、道德等元素,它不再僅屬于企業而成了公共財產,甚至成為一個國家、一個時代的象征。這也是為什么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形勢下,越來越多的企業致力于做一個優秀的“企業公民”的原因。
軟肋之二:欠缺公益環境
海嘯過后,內地富豪的慈善意識迅速看漲。SOHO中國總裁潘石屹捐款近300萬元人民幣,網易丁磊的捐款甚至多達1000萬元人民幣。不少明星也是又義演又捐款……
只不過,在這些富豪捐款的背后也有一些聲音不容忽視。據與丁磊關系頗好的一位同事透露:“丁磊為此事猶豫了整整一天。”因為有太多的擔心和顧慮,作為此次中國演藝界為海嘯災區募捐發起人之一的馮小剛,也因連日來各媒體報道的不實和片面而落得一身埋怨。用他的話說:“下次再不想牽這個頭了!”
兩個人的心態反映了一個現實:中國不缺善良慷慨的人,缺的是讓善良慷慨得以落實的機制、缺乏公益環境。
中國內地演藝界的賑災活動的姍姍來遲也證明了這樣的問題。據說是由于國內演藝界需要得到中國民政部的行政審批才可以展開有關活動。因此,當我們的國家越來越重視公益形象的同時,相應的保證體系的建立也刻不容緩。
領先的技術才是奪寶奇兵
最近,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2005年度全球消費電子展示會(CES)上,兩大韓國廠商LG電子和三星電子大獲全勝,共獲得了29項大獎,占據美國消費電子協會頒發全部獎項的近10%。
這似乎只是一條簡單的企業新聞而已,但事實遠不止這么簡單。
先介紹一下CES的背景,它是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技術年展,是電子產業的風向標。在這個展會上獲獎的產品,無疑更有資格走高端路線。
據說,在此次展會上,三星和LG都推出了一個新品,更多具備了將游戲、視頻、音頻與電腦兼容的功能,像一個時尚的多功能一體機。這無疑符合未來數字化家庭的需求。此前蘋果公司推出的一款鑲滿鉆石的黑色iPod產品。只不過三星的產品因為更好玩兒、更時尚而被更多的人所推崇。
在此之前,中國的企業和咨詢機構一直在研究韓國企業,認為他們的勝出之道是卓越的營銷戰略和戰術、產品時尚,甚至是搭載奧運的原因。
但事實真的沒這么簡單,當我們不斷研究三星等企業的顯性基因時,卻忽略了這些顯性基因背后的支撐點,如核心技術、未來趨勢的掌握。這些才是三星等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
前面做了如此多的鋪墊,其實只為了說明一個道理: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技術上的領先將成為企業的奪寶奇兵。而中國的許多企業現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終端、廣告、公關上,對構成產品的各種元素倒不太重視。嚴格說來這沒有什么不對,只是這無法長期保持差異化的競爭優勢,無法摘到高處又好又大的桃子。也許,現在該考慮如何讓營銷重點重新回歸到產品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