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選擇的文化類型(無論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均取決于領導風格、行業態勢、企業發展階段、外部環境等多個方面的因素,其中,領導風格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素。
著名的心理學家和組織行為家保羅·赫塞(Paul Hersey)和管理學家布蘭查德(Kenneth Blanchard)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了情境領導理論(Situational Leadership)。該理論按照重關系和重工作把領導風格分為推銷式(高關系高工作)、告知式(低關系高工作)、參與式(高關系低工作)和授權式(低關系低工作),認為領導者的行為要與被領導者的準備度(按照能力和意愿分為四級)相適應才能取得有效的領導效果。
隨機讀管理故事:《尾數的作用》
某公司招聘一個負責采購物品的臨時員工,很多人前來應聘。招聘者經過一番測試后,留下了三名優勝者參加面試。面試的最后一道題目是:假定公司派你到某工廠采購2000支鉛筆,你需要從公司帶去多少錢?
第一名應聘者的答案是120美元。主考官問他是怎么計算的,他說:"采購2000支鉛筆可能要100美元,其它雜用就算20美元吧。"主考官未置可否。
第二名應聘者的答案是110美元。對此,他解釋道:"2000支鉛筆需要100美元左右,另外雜用可能需要10美元左右。"主考官同樣沒表態。
最后一名應聘者的答案比較特別,是113.86美元。他解釋說:"鉛筆每支5美分,2000支是100美元;從公司到鉛筆廠,乘汽車來回票價4.8美元;午餐費2美元;從工廠到汽車站為半英里,請搬運工人需用15美元;還有……因此,總費用為113.86美元。"主考官聽完,露出贊許的微笑。這名應聘者自然被采用了,他就是后來大名鼎鼎的卡耐基。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