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于2007年推出安卓(Android)操作系統以來,對絕大多數渴望親手把玩“下一個一流產品”的智能手機用戶來說,只需從兩個備受矚目的競爭者中作選擇:要么谷歌,要么蘋果。
不過,另一個為眾所皆知的競爭者正潛伏于陰影之中,而且我相信其成功潛力尚未完全發揮出來。
盡管微軟的Windows Phone 7在用戶數量上仍遠遠落后于安卓和iPhone,但爭奪智能手機霸權的戰爭才剛剛交手幾輪而已。考慮到最近發布的Windows Phone 7.5收到積極反饋,而Windows 8也將于2012年發布,IDC等一些調研公司預測,到2015年,基于Windows系統的智能手機將占據20%的市場份額。
誰也不敢打包票說,微軟真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可只要該公司能從安卓犯下的一些關鍵錯誤中學到教訓,那它確有絕佳機會。
避免碎片化
谷歌尚未整合其操作系統的三大版本,使其在市場上各自傳播,沒有真正的方向感可言。
根據最新的Android操作系統分布圖,50%的設備運行著安卓2.3“姜餅”(Gingerbread),約35%的設備還在運行安卓2.2“凍酸奶”(Froyo),就連推出已經快有兩年的安卓2.1“奶油夾心甜點”(Eclair)都還有9.6%份額,這也相當可觀。這是谷歌“放任自流”政策的副產品,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過去正是微軟及其關于Windows的舉措使該政策揚名天下。
繼續發展下去的話,事實將證明,這會對安卓生態系統造成巨大打擊。安卓市場(Android Market)允許開發者針對基于任何操作系統的設備開發軟件,因此,很快就會有一些用戶無法使用部分應用,因為他們的設備缺乏必要的軟件API(應用程序接口)。
網飛(Netflix)和Hulu Plus正是兩個受該問題困擾的典型,而對安卓用戶中很大一部分人來說,這兩種服務都頗具魅力。上述公司的應用剛剛推出時,只能兼容于5種設備。盡管已經在安卓市場上線了好幾個月,Hulu Plus迄今仍只能在11種設備上使用。網飛支持大約24種設備,可相比已經與消費者見面的眾多安卓手機而言,這還是個小數字。
如果微軟想要獲得臨界用戶規模,那就必須避免安卓這種允許任何公司免費使用的戰略,而要注意防止碎片化,以免把用戶搞得一頭霧水。
微軟已經表現出努力防止碎片化的意愿,Windows Phone 7.5“芒果”(Mango)于2011年5月推出時,幾乎所有WP7設備都已被升級到了該版本。
用戶界面不統一導致開發者與用戶不滿
安卓系統不僅被切割成了若干塊,而且每一塊還都長得不大一樣,因為制造商紛紛在其出品的安卓設備中加入定制的界面主題,對于整體的安卓用戶體驗來說,這是有害的。
盡管安卓已經占據了智能手機市場的半壁天下,可設計上的不統一正在產生負面影響,降低了軟件更新在安卓平臺上推進的速度。開發者紛紛表示不滿,因為他們被迫與多種多樣復雜的平臺和界面打交道。
谷歌最近著手處理該問題,為此引入了新版界面主題Holo,并表示該主題將緩解開放界面帶來的問題。原本谷歌并不要求制造商(或貼牌生產廠)在其設備中加入其提供的特定主題,導致安卓應用市場的視覺設計原則也很不統一。
要到代號為冰淇淋三明治(Ice Cream Sandwich)的安卓4.0發布之后,Holo才會推出,不過這是個好的開始,它使開發者們可以根據冰淇淋三明治的默認環境來開發應用,不必再擔心某個廠商定制的皮膚會使其設計毀于一旦,少了許多不眠之夜。
谷歌表現出來的設計策略很不統一,夠聰明的話,微軟應該吸取教訓,使應用開發與部署更加簡便快捷,同時使用戶在整個操作系統和各種第三方應用中的體驗更加協調。
嚴防惡意軟件
從安卓誕生之日起,惡意軟件的攻擊就困擾著該平臺。
2011年,安卓的害蟲問題愈加嚴重,這一年中,谷歌移除了無數有惡意軟件之嫌的應用。網絡安全公司邁克菲(McAfee)去年11月發布的一份報告稱,2011年第三季度,安卓數碼市場中潛藏的帶有惡意性質的應用的數量增長了37%。微軟反應神速,去年12月采取行動來利用安卓的惡意軟件之災大搞宣傳,該公司向五位受惡意軟件之害最嚴重的安卓用戶提供了免費的Windows Phone。
從公共關系上來說,這招頗為漂亮,可微軟還需要繼續努力,執行一套類似于蘋果的審批制度,即所有新應用必須交微軟批準后才能 上市 ,從而借機上位。
對惡意軟件問題進行更嚴格的控制,應該還將使微軟有能力從更高級別管理好用戶體驗,并(從長期來看)收獲用戶體驗改善帶來的利益。
控制制造商生態系統 改善用戶體驗
相比于iOS設備,安卓產品往往顯得反應遲鈍,這從另一個方面反映,谷歌“放任自流”的政策反過來損害了其形象。
谷歌采納了微軟過去的戰略,即提供操作系統后,允許手機廠商和運營商隨心所欲地利用它。整個上世紀90年代,微軟將其智力成果注入到生態系統中,使其在任何可能的環境中繁榮生長。可那時候,“環境”是有限的。
微軟明智地重構了移動戰略,為此從蘋果那里學習了很多。其新政策限制更多,手機廠商想要制造運行Windows Phone 7的設備時,必須遵循嚴格的硬件標準。目前市面上可見的安卓設備達數百種,而WP7的限制,使安裝該系統的設備控制在20種之內。
對用戶體驗的重視,特別是對控制與反應速度的強調,為蘋果iPhone的成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這一效應同樣可能使Windows大獲其益。
作為一家可憑電腦時代最“聰明”的一些創新而深感自豪的公司,微軟在近幾年的競爭中遇到了一些非同尋常的重挫。可是,若能從安卓的失誤中吸取一些教訓,或許可成為微軟2012年及日后在智能手機市場取得成功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