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規劃,好像是一個比較虛化的名詞,對大部分人而言,“空虛”一詞是對戰略的評價,很多公司、包括偏向于市場執行力的營銷咨詢公司,在談到戰略時,也是滿不在乎的表情,認為戰略只是空談而已。戰略一詞有專業的解釋,就再不去搬來,不過通俗來講,戰略無非就是根據各種綜合因素的變化及規律,為企業制定可持續性發展的規劃,看起來簡單的話題,內里卻是包含了經其豐富的思想,一個企業的良性發展,全在戰略里體現。
隨著各種高級人才的涌入中國,國內市場已經進入一個相對系統的競爭環境,傳統的點子、賣點營銷幾乎要銷聲匿跡,雖然國內的營銷公司依然能為企業提出品類獨特的新鮮概念,但沒有戰略支撐下的產品概念,如同沒有鋼筋支撐的房梁,存活的幾率微乎其微。并且很多營銷公司受制于沒有戰略規劃的能力,進行的大多只是針對產品的營銷策劃,卻無法為企業進行整體的發展戰略規劃,也是企業發展相對茫然的所有。
我們從來不排斥先有戰術后有戰略的說法,但先有戰術后有戰略的基點卻是企業發展階段的粗線條時段,在此階段允許一定程度的混亂,粗線條之后再進行細線條的梳理,但此也并不能說明沒有戰略,先粗后細也是戰略的一種簡言,關鍵是何時粗何時細,粗到何種程度,哪些資源來支撐,這就是戰略的高度了。
單純的對現有資源進行營銷策劃出來的成果,弱點就是處在短視的處境,很多營銷工作只是憑借對企業所在行業、相關競爭產品分析后,采取通過命名新品類、提煉新賣點的做法來進行營銷,這也是目前營銷工作比較慣用的手法。
企業戰略管理的實踐表明,戰略制定固然重要,戰略實施同樣重要。一個良好的戰略僅是戰略成功的前提,有效的企業戰略實施才是企業戰略目標,順利實現的保證。另一方面,如果企業沒有能完善地制定出合適的戰略,但是在戰略實施中,能夠克服原有戰略的不足之處,那也有可能最終導致戰略的完善與成功。當然,如果對于一個不完善的戰略選擇,在實施中又不能將其扭轉到正確的軌道上,就只有失敗的結果。
戰略可以將"事業理論"轉變成行動。它的目的是使企業在變化莫測的環境中,能夠達成希望獲得的結果。戰略使一個企業能夠果斷地把握機會。戰略也是事業理論的試金石。如果戰略不能產生預期的效果,往往是事業理論需要重新思考的第一個嚴重警訊。
同時,出乎意料的成功也是事業理論需要重新思考的征兆。一個企業只有在擁有了一套戰略以后,才能判定一個機會是否真的是機會。否則,就無法判斷組織是往預期的方向前進,還是走上了歧途,分散了資源。
我們必須從這一前提出發,即預測并不是值得稱道的人類行為,而且,短時期的預測也沒有什么價值。戰略規劃之所以需要,正因為我們不能預測。預測不是戰略規劃,還有另一個更有力的理由。那就是預測試圖找出事件發展的必經之路,或至少是一個概率范圍。
但是,企業的問題是獨特的事件,它將改變概率。企業的世界,是一個社會的世界,而不是物理的世界。企業之所以能有所貢獻,正是促成某項"特定事件"之出現;也就是所謂“創新”——改變經濟狀況、社會狀況或政治狀況的“創新”。
一項規劃如果只規定了要做的新的和增加的事物,而沒有規定要擺脫的舊的和無生產力的事物,那就不可能取得成果。它將始終是一個規劃,而不會成為現實。但是,絕大多數企業的長期規劃中卻沒有提出擺脫過去的決策——也許這正是使這些規劃未能實現的一個主要原因。
優秀的“企業戰略規劃”必是對“戰略性商機”的重要把握,戰略商機是基于企業內部資源能力和外部商機的深度把握,是企業戰略規劃快速推進的“重要保障”,同時也是企業發展戰略制訂的“重要假設”之一,正是基于對“戰略商機”的把握我們才能更好的制訂戰略,確定戰略規劃的主體內容。目前戰略商機多是從產業層面、消費層面和競爭層面來看的,是基于企業對外部商機的真正把握,是企業戰略規劃制訂的關鍵環節,是企業快速成長的關鍵所在。
1、產業類商機
企業戰略性商機更多是基于“產業發展”做出自己的洞察,在新產業發展中發揮引領作用,在產業升級中及時轉型變革,在產業更迭時找尋自身的方向。產業類商機多隨“產業發展”而來。新產業興起商機。即當新產業興起之時,企業抓住新產業發展的良機,對新產業發展進行適當引導,促進產業發展。
2、消費類商機
消費類商機是基于“消費者消費需求變遷”而來,其更多基于對消費者深度研究、對消費核心需求把握而得來,“消費類商機”可以引發企業市場運作的變革,從而拉動產能擴張、技術進步等關聯動作。些消費需求本身就是存在的,可原先的消費需求是基本性的,消費時更多關注產品質量、購買便利性等。
3、競爭性商機
競爭性商機是基于對“競爭對手”的洞察而來的,其和“產業類商機”時常結合在一起,產業發展的商機把握必然會牽涉到“競爭對手的深度洞察”。多數行業市場處于快速增長中,但不是所有的企業都可以在快速發展的市場中“找到成長捷徑”,對手的失誤就是企業發展的良機。
為了實現未來的目標,要做的第一件事始終是擺脫過去。系統地擺脫過去,本身就是一項規劃。規劃從企業的目標開始。在每一個目標領域都應該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了實現我們未來的目標,我們現在必須做些什么?為了實現未來的目標,要做的第一件事始終是擺脫過去。絕大多數的規劃只講到必須做的新的和增加的事物——新產品、新生產程序、新市場等。但是,要做一些未來的不同事情,其關鍵在于擺脫不再具有生產力的、陳舊的、失效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