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導言
目前,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很多企業慘遭淘汰,尤其是沿海勞動力密集型行業,大批的農民工失業,農民工返鄉成潮,占據中國人口一半以上的農村勞動力回歸,農業生產面臨著振興,種植行業勢必再次被提高一個新的高度,為了增產增收有保障,農業生產資料的投入將勢必加大。加之2009年國家繼續堅持“三農政策”,不僅增加各項農業補貼,且糧食保護價提升,并在今年10月提前公告2009年的收購價,還將增加農村醫療保障等公共設施的投入,減少農民的負擔,擴大農民的消費需求。由此可預測,由于國家政策大力支持、糧食需求不斷增加、農業生產勞動力的充足、農民收入的有所保障,在2009年將沒有任何行業能與涉農行業的機遇相提并論。
二、我國農資企業網絡營銷現狀
1.我國農資網站有了一定的發展
據農業部信息中心調查顯示,截止到2003年3月底,我國涉農網站已經增至6389個,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主要沿海省份,西部地區農業網站數量較少。據新華網2005年4月18日報道,目前,全國農業電子商務網站已超過2000個,各省(區、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均建立了農業信息網站,已有83%的地級和45%的縣級農業部門建立了農業信息網站。全國鄉鎮農村信息服務站中有計算機并可以上網的有1.7萬多個,占鄉鎮總數的41%。廣西、黑龍江、河北等省的省、地、縣、鄉四級網絡已全線貫通。部分農業電子商務網站已經取得效益,成為農產品供求、農業科技和農業貿易的活躍地帶。
2.我國農業信息化建設已開始起步
目前,我國農業信息化已逐步、健康地開展,主要集中在農業、資源、環境和災害等方面的系統工程、數據庫與信息管理系統、遙感、專家系統、決策支持系統、地理信息系統技術應用研究。農業信息隊伍建設及資金投入不斷增加,全國333個地(市)中有260個設立了農業信息服務機構,占地(市)總數的78%。按照城鄉統籌發展思路,已經開通的“中國農村科技信息網”、“中國興農網”,解決了農村信息“最后一公里”問題。各種涉農網站發布了大量蔬菜、瓜果、樹苗、畜禽、養殖等農業供求信息和相關的經濟、招商引資信息,為搞活農產品流通、實現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
3.新型的農業電子商務中介組織出現
隨著網絡經濟的發展,網上經紀人也開始在農村出現,極大的促進了中國農業電子商務向理性化發展。網上經紀人通過收集各種農業信息,爭取農產品銷售代理權等,幫助周圍的農民進行農貿產品的網上交易,服務范圍從農村擴大到國際。這是我國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的具有前瞻性的探索。
但是,無論從交易規模、數量、還是利用率、社會影響力、效益等方面來看,中國農資網絡營銷都滯后于國內其他行業網絡營銷的發展,處于初級發展階段。要發展農資企業網絡營銷就必須從全局出發,分析當前農資企業網絡營銷的問題,以及提出確實可行的對策。
三、我國農資企業開展網絡營銷的必要性
回顧農資行業形成以來的近半個世紀的歷史進程,可以發現農資行業的每一次大的變革都是伴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特別是20世紀以后,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演變,農資行業由原來的計劃經濟向現在全面競爭的市場經濟過渡。如何改變傳統的銷售方式,摒棄傳統的服務流程,為客戶提供各種零售和批發的全范圍的服務,建立完整高效的網絡體系,許多農資企業想到了網絡營銷。網絡營銷的應用可以使得中國農資企業由過去簡單的貨源及資本等手段進行控制為主轉變為以管理技術控制為主,達到四個實現:一是實現了扁平化運營管理框架,完善組織體系;二是實現了統一品牌形象、統一資源配置、統一價格、統一服務標準、統一營銷策略、統一管理規范等連鎖經營規范化管理;三是實現了管理流程的信息化和網絡化;四是實現了網絡運營的過程跟蹤和監控。
四、我國農資企業網絡營銷發展存在的問題
1.企業網絡營銷知識不足,存在誤區
目前農資企業對網絡營銷的認識,呈現兩種截然相反的態度:一種是對網絡營銷的過分神化,一種是對網絡營銷的認識不足。可以說,這兩種對網絡營銷的認識都是片面的,對企業的網絡營銷實踐有著巨大的危害。
2.網絡營銷已獲得初步應用,但整體水平比較低
各種網絡調研、網絡廣告、網絡分銷、網絡服務等網絡營銷活動,已不同程度地進入到農資企業的生產經營中。但是目前大部分農資企業處于信息發布階段,一部分企業開始通過網站接受訂單,處理顧客意見,進行市場調研等,少數企業進入到了電子商務階段。由于絕大多數農資企業只把競爭焦點定位于實體市場,沒有意識到搶占網絡虛擬市場的重要性。很多企業跟風上網,為趕時髦,上網目的不明確。還有,農資企業網站利用率低,網站內容簡單、更新頻率低,網站的應用水平不高,推廣力度不夠、知名度不高、瀏覽量遠不及商業網站。在營銷策略上,很多的企業只把廠名、產品名、地點 、電話置于網上,而開展網絡調研、網絡分銷、網絡產品開發和網絡服務者寥寥無幾。
3.缺少網絡營銷人才
人力資源始終是企業最重要的無形資產。企業開展網絡營銷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具備全新信息觀念和新型知識結構的復合型人才,他們是企業實施網絡營銷的中堅力量。目前,國內農資企業選擇開展網絡營銷的人員一般都是計算機專業的或是懂得些計算機應用的農業專業的畢業新生。
4.網站推廣水平不高
網站推廣是利用各種網絡宣傳方法來積極提高網站的訪問量,如在搜索引擎注冊,和其他相關網站進行相互鏈接宣傳等。大部分農資企業網站在建立起來后沒有進行相應的推廣和宣傳,網站的流量很低。這如同在鬧市建立了門店,卻不做任何廣告和宣傳,這雖然也能帶來一些顧客,但效果肯定不明顯.
五、推進我國農資企業網絡營銷建設的對策
1.加強全員學習 ,樹立網絡營銷意識
網絡營銷崗位要求從業人員既掌握計算機及網絡在商務方面應用的相關技術,又應具有鮮明的商務理念。企業不僅應該加強對本企業員工網絡營銷知識的學習 ,更要把農資產品營銷主體,即農戶、龍頭企業和營銷中介組織作為農業信息化學習 的主要對象。在農業信息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充分發揮農民科技信息經紀人的作用,建立專業的農業信息“二傳手”。這些經紀人,包括農民協會、村級合作組織、龍頭企業、中介組織和經營大戶等,在小農戶信息意識不強、技能不高的情況下,形成“進村入戶”的農村信息服務中間載體,徹底解決信息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一方面與農戶聯系,一方面通過網絡、信函、報紙、電話等渠道面向國內外市場,將農民的需求信息在網上及其他渠道上發布,聯系業務,同時為當地農民提供信息服務。
2.加強網絡建設,夯實經營基礎
網絡營銷的快速發展是奠定在堅實的環境建設基礎上,為使企業具有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要構建一個值得信賴并能夠保證信息完整性和安全性的多層次開放的網絡體系,加強基礎網絡的建設,改善農村用戶環境。為此,要改善企業和農村用戶的上網條件,發展高速、寬帶信息網,要建設寬帶網的協調機制,以避免發展商寬帶網建設管理無章,重復建設的問題;要加快電信產業發展,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改善電信服務質量,要進一步降低信息傳輸資費,調低電信資費標準,使網絡消費與農民的收入水平相適應,使那些實力相對較弱的個人和企業從容接入互聯網,增加農村網絡用戶規模,提高網絡的利用率和價值。
3.加強網站宣傳,提高網站知名度
在互聯網上展開宣傳攻勢,打響企業知名度。可以將網頁地點 注冊到本地區和全球著名的大型搜索引擎如雅虎、搜狐等站點中,或者登記到互聯網上有影響的WEB分類目錄里,使潛在的訪問者能通過關鍵詞和分類查詢到自己的網站;在電子公告牌(BBS)、新聞、電子郵件組等擁有廣泛用戶基礎的網絡系統上,周期性地進行網站的推廣工作、商業宣傳和網絡站點討論;在中國農資網、農博網等行業性網絡媒體站點上發布自己的網站信息;與其他的農資企業網站建立交換鏈接頁面,鼓勵其他站點在尊重網頁版權的同時,復制自己站點的內容或創建到自己站點的網絡鏈接,實現對農資企業網站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