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
營銷者都認為他們了解顧客,但是他們當中有多少人因為沒有聽到“顧客的心聲”而失去了生意?當房屋財產保修公司HMS的總裁Doug Stein面臨這樣的質疑時,他開展了一項深度的顧客調查——“顧客的心聲”來尋找答案。就是這樣一份調查,大幅提升了顧客滿意度,從而帶動合同續簽率增長20%。
HMS通常和房地產公司或者房主們簽訂房屋財產保修合同,合同是一年一簽。一年過后,如何能夠保證老顧客續簽以及吸引更多的新顧客,成為公司的挑戰。
因此,HMS雇傭了專業的營銷咨詢公司ErnanRoman來進行一項名為“顧客的心聲”的調查,他們不僅想知道顧客是否愿意續簽,還需要深層次的了解,顧客如何看待HMS、他們和公司打交道時的印象等。
在這個調查中,HMS不像很多公司只要一個最后的調查結果,而是參與調查的整個過程,HMS會和調查公司一起,根據已得的數據,對之前的問卷進行優化,不斷改進調查方法。
最后調查顯示,雖然HMS和顧客的溝通被認為很有效,但缺乏互動參與感。他們發現,影響顧客是否簽單的因素,不是最后簽單過程中公司的各種努力,而是一年中,公司和顧客互動接觸時對待他們的態度。因此,HMS需要在1月~12月中,利用所有的接觸點來和顧客進行互動,例如之前HMS的郵包只起到包裝作用,而現在HMS對郵包進行了改造,使其擔負起顧客手冊的功能。
同時,調查還發現,顧客對溝通方式的偏好有很大的差異,而HMS在過去卻一直沒有注意到這種定制化的需求,除了開始記錄顧客的溝通偏好外,HMS甚至開始考慮革新整個服務平臺:“將改變延伸到整個服務流程中,任何時候顧客聯系我們,我們都會知道他是誰,我們要將所有的服務都建立在個性化、定制化的基礎上。”
這一系列的改變后,HMS的合同續簽率平均提升了20%,而在某些細分群體中,這一數字達到75%。
(《目標營銷》11月封面文章)
隨機讀管理故事:《兩棵樹,你砍哪一顆?》
老教授問:“如果你去山上砍樹,正好面前有兩棵樹,一棵粗,另一棵細,你會砍哪一棵?”
問題一出,大家都說:“當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說:“那棵粗的不過是一棵普通的楊樹,而那棵細的卻是紅松,現在你們會砍哪一棵?”
我們一想,紅松比較珍貴,就說:“當然砍紅松了,楊樹又不值錢!”
老教授帶著不變的微笑看著我們,問:“那如果楊樹是筆直的,而紅松卻七歪八扭,你們會砍哪一棵?”
我們覺得有些疑惑,就說:“如果這樣的話,還是砍楊樹。紅松彎彎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閃爍著,我們猜想他又要加條件了,果然,他說:“楊樹雖然筆直,可由于年頭太久,中間大多空了,這時,你們會砍哪一棵?”
雖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蘆里賣的什么藥,我們還是從他所給的條件出發,說:“那還是砍紅松,楊樹中間空了,更沒有用!”
老教授緊接著問:“可是紅松雖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厲害,砍起來非常困難,你們會砍哪一棵?”
我們索性也不去考慮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結論,就說:“那就砍楊樹。同樣沒啥大用,當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問:“可是楊樹之上有個鳥巢,幾只幼鳥正躲在巢中,你會砍哪一棵?”
終于,有人問:“教授,您到底想告訴我們什么?測試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說:“你們怎么就沒人問問自己,到底為什么砍樹呢?雖然我的條件不斷變化,可是最終結果取決于你們最初的動機。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楊樹;想做工藝品,就砍紅松。你們當然不會無緣無故提著斧頭上山砍樹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標,做事的時候才不會被各種條件和現象迷惑。你的目標明確了嗎?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