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面對病人,首先要做的,不是治病,而是診斷。只有診斷正確,才能做到對癥下藥,收效既快又好。經銷商也不例外,只有對自己的銷售及組織狀況進行有效而合理地診斷,才能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決策和方法。那么,經銷商應該如何診斷自己的銷售及組織狀況呢?
診斷銷量
在對銷售進行診斷之前,我們首先弄清楚一個問題:什么樣的銷售才算是真正的銷售?
一般情況下,經銷商診斷市場的依據就是銷量,也就是出貨量:出貨量大,就判斷銷售情況不錯,業務員努力;銷量下滑,就判斷銷售情況差,業務員可能出了問題。現實中確實有很多不下市場的經銷商老板,依據出貨量來判斷公司銷售情況的好壞,并以此進行下一步決策。
但這種方法是極度片面的,很多時候會導致決策失誤。因為銷量上升有很多原因。我們關注的不應只是銷量上升,更重要的是弄清楚銷量為何上升:是因為市場基礎好?是因為整個消費環境變好,消費者更愿意花錢了?是因為自身投入的大量促銷資源帶來的?還是向下游壓貨造成的銷量大增?銷量究竟是存在于渠道中,還是真正被消費者買走了?
也因此,經銷商必須學會區分幾個概念。一是毛銷量,即倉庫出貨量;二是凈銷量,真正被消費者購買的銷量;三是渠道存量,就是壓在二批或終端手中的貨。而其實,毛銷量減去渠道存量才是凈銷量。
渠道存量只是產品的倉庫轉移,不產生銷售。只有產品真正被消費者買走,才算銷售的完成。真正給經銷商帶來實質利益的銷量是凈銷量。
聰明的經銷商要時刻明白自己的貨跑到哪里去了?是形成了渠道存量,還是真正的凈銷量。如果自己的出貨量都成了渠道存量,那么你當前的根本任務就是消化,幫助二批消化庫存,幫助終端消化庫存。
診斷企業目標
由上可以看出,提高凈銷量才是經銷商的根本工作,那么哪些要素決定了凈銷量的提升呢?首先是企業目標的制定。
企業目標是否越高越好?當然不是。制定銷售目標要把握住銷量的來源。沒有對銷量來源的把握,所制定的目標就是缺乏根據的。
把握銷量的增長點,是制定目標的關鍵。今年的產品要引進多少?可能帶來的銷量增加有多少?產品的自然銷量有多少?通過產品的政策能帶來多大的銷量增長?空白區域的開發能帶來多大的銷量增長?這些問題都是在診斷企業目標時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只有把握了銷量的增長點,制定任務才會心中有數,才會符合市場發展的實際。
現實中,很多經銷商都在制定不切合實際的目標,當然部分壓力可能來自于不負責任的廠家的壓制。但不管怎么說,一個完不成的目標,硬要完成,那就只能對未來的銷量進行透支,犧牲未來的銷量。比如大力度的促銷、降價以及私下竄貨,都是為了完成當前任務而不考慮未來的做法。
企業制定的銷售目標不能太高,當然也不能太低。我們需要的,是努力蹦一蹦可以做到的目標。這就需要上司和下屬進行“討價還價”,經歷討價還價的過程,最有可能接近恰當目標。
診斷銷售執行
有了合適的銷售目標,接著就看執行情況。在促進銷售提升的具體執行過程中,以下四個方面尤其值得重視:
一是鋪貨率的提升。鋪貨率的提升必然帶來產品與消費者接觸面的擴大,這無疑有利于提高產品的可見度,為銷售的提升打下基礎。
二是初次購買率的提升。有了鋪貨率做鋪墊之后,我們要做的就是讓消費者嘗試購買,增加消費者初次購買率的方法有特價、綁贈、免費試用等。
三是回頭率的提高。有了初次購買之后,就要考慮提升消費者再次購買的積極性。如果產品不能實現再次購買,那么先前的推廣就難言成功。一般采用的方法就是促銷,對終端店促銷,對消費者促銷,提升產品的回頭率。
四是幫助二批商進行銷量的分解。對于二批商來說,哪個產品好賣他就會賣哪個產品。經銷商如能幫助二批商消化庫存,那么二批商會很樂意賣你的貨。比較可行的方法有:每月派一名業務員幫助一個二批鋪貨,時間不需要長,三四天就行。這樣做有兩個作用:一是使二批商產生向心力,感覺你不是賣給他貨就不管了,使他更加忠誠;二是掌控二批商,知道他把貨都出到哪里去了,知道他一個月的銷量大概有多少;三是交給他推銷的方法,使他的效率更高。有些經銷商下游沒有二批商環節,那么針對終端店進行銷量分解,同樣可達到促進銷售的效果。
基本上具備這四個步驟,一個產品的銷售就能進入到良好的運行之中。而這需要經銷商的員工做大量工作。如果,一個經銷商片面強調出貨量,業務員就不會去做這些細致的工作,那么銷售工作遲早要出問題。
診斷團隊建設
歸根結底,所有銷售都離不開人,人是推進銷售的核心傳送帶。所以,最后我們來談談影響銷售的團隊因素。
對于團隊成員,經銷商的態度往往是:我給你工資,你給我干活,咱們就是交易關系。盡管現在許多經銷商的思想已發生改觀,但這種思想還在部分經銷商身上存在。顯然,這樣的團隊很難產生團結力、凝聚力、向心力。經銷商發展順利的時候,可能還不會顯現出問題,一旦經銷商面臨困境,這種思想就會顯示出它的劣勢之處,那就是眾叛親離。
沒有人,銷售就是無源之水。
這也提醒經銷商對團隊建設要格外重視,除了要看到金錢和人力的交換,更要看到情感的交流。要試著關心員工,給員工家的感覺。我見過有個經銷商做得非常好,每年都會請員工家屬出去旅游,每年都要開家屬聯歡會。關心員工所關心的人,對員工來說就是最大的感動。既加強了企業和員工的良性互動,又宣揚了企業文化,促進了大家的積極性,何樂不為。
再者就是重視對員工的學習 。學習 對員工本身就是種福利,對企業本身則是投資,而且是有大回報的投資。通過不定期的教育學習 ,經銷商既可規范員工的行為,又可提高員工推銷產品的能力。
此外,還要加強對員工的“監控”。沒有任何一個人時刻都是自覺的,那么就需要對員工進行監控。而監控的根本就是檢核。進行定期檢核和不定期檢核,可以使問題消失在工作之中,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中。
有了好團隊,還怕沒有好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