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評選出過去20年間美國最成功的公司CEO,扎克伯格排名第八。如果你只是看到Facebook巨額的估值,并把這種奇跡簡單歸功于運氣,那么你必須承認,你距離成功真的還遠著呢。
從今年4月開始,佩奇接任了Google的CEO.今年全世界科技行業中還有比這一事件更具備劃時代意義的事情嗎?不可能有了。
無知的人們卻不這么認為,他們關心的是:喬布斯還能推什么新產品,喬布斯還可能再推什么特別的新產品嗎?或是諾基亞為什么衰落,諾基亞的衰落不是早就注定了嗎?仰或是更無厘頭的諾基亞與微軟的合作前景,兩個垂死的人能有什么合作前景?
事實上,佩奇和扎克伯格正在用他們驚人的成功,揭示一種全新的管理觀念正在變成現實。這就是自治和自我管理的思想。
這種思想并非兩位年輕CEO的發明。半個多世紀前,德魯克應邀到鼎盛時期的通用汽車去做研究,他挑戰了斯隆經典的事業部理論。因為這一發源于科學管理思想的理論依舊是建立在錯誤的前提之上,也就是認為:“能夠保護和關心勞動人民的權利和利益的,不是那些工人鼓動家,而是上帝用他無窮的智慧賦予他們這個國家的財產權的基督徒們。”
然而,德魯克的發現并未得到廣泛地認可,畢竟他只是一個研究者,缺乏商業成就及財富的佐證,斯隆本人就以極大的自信甚至傲慢對德魯克進行了抨擊。直到今天,自治依然是一個奢侈品,絕大多數公司依然只是少數管理者的舞臺。
渴望自由的人們先不用著急,因為全世界最成功的兩個人跟你是一伙的。而且這兩個人現在都大權在握。
從佩奇上任到現在,我們發現了Google在發生越來越多奇妙的變化。搜索界面變了,Gmail的社交功能增強了,Google+的推出引發了廣泛的關注。顯然這只是一個開始。
發生這一切的一個關鍵原因,就是佩奇拆解了施密特構建的老套的職能結構,將聯邦制的思想全面引入,圍繞關鍵產品來重新組織公司。
聯邦就是以自治為基礎建立起來的,正如托克維爾在《論美國的民主》所說,美國就是基督教與新英格蘭自治傳統結合的產物,是對神的敬畏與個人自由平衡的產物。
扎克伯格似乎走得更遠。他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中說:“在一個成員間說著不同邏輯的語言、不能自由溝通思想的企業里,拿出20%的時間給員工去理解他人想法是十分必要的。在Facebook,有一點我非常關注,那就是友好的企業文化。我讓員工抽出20%的工作時間泡在一起,而不是去忙各自的業務。我讓他們呆在一塊兒,不強迫他們非得成為朋友,但可以讓他們在與同事相處時感覺更舒適,交流更順暢。”
與這類主張對應的,就是一種蜘蛛網一般的內部組織結構圖。如果沒有自由的個人,沒有自治的機制,這蜘蛛網無論如何是畫不出來的。
對于土霸王思想依舊盛行的中國科技企業界來說,必須從現在開始審視企業的管理觀念了。窮人家已經用上了象牙筷,新鮮的工具和技術已經完全與世界同步,但窮人畢竟是窮人。觀念不改,現在這些表面風光的企業,也就是曇花一現而已,大家最近喜歡談論的諾基亞不就是例子嗎?
停止討論喬布斯的產品和營銷創新吧,讓我們先吃飽肚子再說。佩奇和扎克伯格才是我們最需要的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