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一年里,整個互聯網行業都在經歷著資本寒冬,尸橫遍野。江湖上傳說,90%的互聯網創業公司都會死!
這一年,大家開始談“互聯網下半場”這一年,大家都在說“不會再出現獨角獸產品”,這一年優步退出中國,滴滴被“收編”,這一年,很多無比光鮮的創業項目,被證明只是一場騙局。
每一年,都會有無數產品誕生、發展、變革和死亡。被質疑的還在掙扎,死去的已然死去。
開工伊始,盤點了2016年失敗的十家公司,總結出失敗的十個關鍵詞。創業維艱,2017,且行且珍惜!
-
神奇百貨
關注度:★★★★★
死亡關鍵詞:創始人經驗缺乏
2016年5月,GQ一篇中國《17歲CEO王凱歆:風口少女的神通與孤獨》的報道把王凱歆和她的神奇百貨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神奇百貨定位于國內首家專注于95后的青少年個性化電商平臺,根據興趣標簽和推薦算法為年輕用戶提供高品質高逼格商品。選品主打95后喜歡的零食、飾品、書包文具、二次元周邊等商品。2016年初,神奇百貨獲得來自經緯中國領投、真格基金、創新谷跟投的2000萬A輪投資。
神奇百貨CEO王凱歆在《神奇百貨成立的一年里,我幾乎經歷了創業所有該遇到的坑》一文中,對自己的經歷進行了反思:A輪融資后開始盲目擴張,大幅增員,大量使用獵頭招聘所謂的行業“大牛”、頂尖技術人才,盲目相信某某大公司背景、相信所謂專業性人才和經驗,盲目制定戰略,在毫無供應鏈經驗的時候,涉足供應鏈,大量引進供應商。王凱歆認為既有自己管理的問題,同時也因為“神奇百貨”為當前創投市場上的趨勢所不容。
啟示:商業規則要遵守。創始人在媒體推波助瀾下不停消費者自己,消費著看客們的耐心,換來的不是創業的成功,而是血的教訓。
-
蜜淘
關注度:★★★★★
死亡關鍵詞:價格戰
去年4月上旬,跨境電商平臺蜜淘被曝名存實亡,人去樓空。其官微、官博1月底已經停止更新,多家媒體試圖聯系蜜淘創始人謝文斌均無回應。
蜜淘的前身是CN海淘,由謝文斌在2013年創建,并正式在2014年3月推出上線。成立伊始,蜜淘首創集海淘品牌單品團、品類團和品牌團于一身的限時特賣模式,并成功通過打造“奶粉節”創下了單天銷量突破100萬元的佳績,成為眾多跨境進口電商中的一匹黑馬。
因為前期利用大促、廣告獲得近百萬用戶,月交易流水破千萬,所以自2014年先后通過兩次融資吸金后,蜜淘對于借資本的錢大打“價格戰”樂此不疲,隨著京東、阿里、聚美、考拉等巨頭進入該領域大筆補貼,蜜淘再難打動資本。 盡管后來蜜淘轉攻小而美的韓國市場,但前期的燒錢行動已經讓沒有自造血功能的蜜淘,倒在了“C輪死”魔咒前!
啟示:利用價格戰占領市場無罪,但只能依賴價格戰無法行成自己的行業壁壘,卻是創業大忌!
-
淘在路上
關注度:★★★
死亡關鍵詞:死于內耗
淘在路上成立于2011年,是基于移動終端的旅行度假商品預定平臺,提供旅游產品供消費者選擇,涵蓋機酒套餐、酒店客棧、景點門票、休閑娛樂、境內當地、境外當地、出境旅游、交通接駁等精選旅行產品。曾獲得紅點創投數百萬美元A輪融資及阿里巴巴數百萬美元的A+輪投資,2014年底獲得新天域領投的千萬美元新一輪融資。
熱衷于大促,大量的資金用于采購流量、廣告投放以及用戶補貼。淘在路上向供應商發出的公開信表示,淘在路上因資本寒冬影響,經營陷入困境,將進行資產重組以謀求新的商業轉型。沒有實質競爭力、靠燒錢的旅游商業模式很難在現在的OTA市場存活。
啟示:商業模式無競爭力,資本依賴嚴重,即便是明星公司也難逃一死!
-
美味七七
關注度:★★★
死亡關鍵詞:資金鏈斷裂
生鮮電商早在2015年下半年頻繁經歷淘汰賽,但去年四月美味七七的轟然倒塌,依然引得江湖一片愕然!
與其他倒下的生鮮電商不同,美味七七頂著亞馬遜全球戰略合作伙伴的名號,在行業內一直是被視作大佬的。
成立于2013年的美味七七,在一周歲獲得“干爹”亞馬遜2000萬美元的扶持后,就一路狂飆,什么都想做,SKU一路狂飆,2014年沖破5000SKU大關,是世界行業平均水平(2000SKU)的兩倍多,同時,還大力建造倉儲物流,大肆拉攏線下社區店,當然瘋狂補貼、打廣告等那些年生鮮電商的通病,他也有。
最后,當行業泡沫逐漸散去,裸泳著的美味七七只能活活倒在資金鏈斷裂上。
啟示:有多大勺子使多大碗,美味七七的布局沒有錯,但錯在“貪”字上,什么都想要,卻忘了干爹畢竟只是干爹,不是親爹,賺不來錢,誰會白養著你?
-
很高興遇見你(寧波店、武漢店)
關注度:★★★★
死亡關鍵詞:口碑
2014年初,韓寒和兩位朋友一起成立了上海燁饗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創建了“很高興遇見你”餐飲品牌。從創立之初,餐廳就利用韓寒的明星效應做品牌宣傳,短期內吸引了大批消費者。
8月,“很高興遇見你”餐廳寧波店因無證經營,被罰28萬多元,貼了封條暫停營業。10月爆出供貨商討債討到杭州店的消息。11月14日,“很高興遇見你”餐廳武漢中南路店又因為無證經營、鼠患嚴重等問題被關店。
“很高興遇見你”主要以直營和加盟兩種方式進行門店擴張,先后在上海、廣州、北京、成都、杭州、寧波、武漢等城市開店,以目前在北京的3家門店為例,其中2家為加盟店,1家為直營店。
啟示:餐飲的本質不是明星,餐飲的本質是好吃與口碑。口碑決定流量,好吃產生復購。
-
青年菜君:
關注度:★★★★
死亡關鍵詞:死于模式
去年8月,青年菜君被曝由于投資機構臨時“跳票”,導致資金鏈斷裂拖欠員工薪水,后來逐漸開始清算資產。
青年菜君成立于2013年,走的是半成品凈菜模式,與當時廚易時代、青年菜君、小農女、青青菜園等也公司一同競爭。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少該模式的企業倒下,例如小農女已經改變企業發展方向。
半成品配送也被業內人士說“看起來美好,實際很難做”,半成品凈菜的采購成本對標菜市場,毛利率能夠維持在30%甚至更高,但其中的問題在于客單價較低,物流、損耗等成本已經吃掉了利潤的22.5%以上,該模式在國內當前環境下,基本是死路一條。
青年菜君雖然在采購、配送上有部分改進,但依然無法在短期內讓市場改觀,估計也這是最終導致投資人跳票的原因。
啟示:有些企業的失敗寫在最初的模式里,這是青年菜君倒閉后媒體給出的標題,值得借鑒。
-
博湃養車:
關注度:★★★★
死亡關鍵詞:死于模式
這也是一家C輪死,史上最大O2O洗車巨頭,4月5日官微宣布博湃養車正式關閉。
這家成立于2014年4月的創業公司,曾躋身養車O2O領域規模第一,巔峰時曾被估值6億美元,擁有員工1400余人。
博湃的死,有人認為是死于模式,上門洗養車根本不符合商業規律,客單價不能調高,還要浪費工作人員的路上時間。也有人認為是死在過于討好資本上。如果博湃能及早回歸本位服務,而不是為了數據好看不停瘋狂擴張補貼,或許不會早夭。
啟示:資本是貪婪的,這是一條被驗證到不能再驗證的創業經驗,平衡資本與企業之間的關系,是創業者必不可缺的功課。
-
西爾斯百貨
關注度:★★★
關鍵詞:丟掉核心價值
自20世紀初開始,它長期占據美國零售業第一的位置,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才被沃爾瑪趕超。
曾經,西爾斯百貨的年銷售額均高達數百億美元,曾經最高時占到美國GDP的1%,近3/4的美國消費者把西爾斯作為購物首選去處。10年前,西爾斯百貨還一度位列世界500強第83名。
2005年,西爾斯百貨開始走向衰敗,已經關店數百家,公司市值極度縮水。互聯網的沖擊是一個很大的原因。但問題的根本還在西爾斯百貨本身,面對互聯網大潮的沖擊,希爾斯百貨只是一味靠壓縮成本來減輕自身壓力,其以多樣性服務為核心的價值觀已經不復存在,甚至淪為全美服務最差的百貨公司之一。
巨頭不會輕易倒下,一旦倒下,就說明其問題已經無可挽回。
啟示:沒有了核心價值,等待它的只能是死亡。
-
Meerkat
關注度:★★★
死亡關鍵詞:垂直
國內直播市場如火如荼,直播平臺風生水起,而作為移動直播鼻祖級公司,來自美國的Meerkat在活了不到兩年之后,于2016年9月宣布正式下線。
作為一個曾被硅谷風投看作是具備成為獨角獸潛質的好苗子,更是對整個行業的一個警示。
Meerkat作為一個泛視頻類應用,更多的是增強傳統社交媒體功能的工具,彌補了傳統社交媒體的一些不足。
但是問題在于,Meerkat還沒有做到真正的垂直,其所生產的內容并不足以支撐起一個獨立的視頻社交平臺,對于普通用戶而言,意義并不是很大。
Meerkat僅僅是在社交一途邁出了一小步,然而“社交”二字說起來很寬泛,Meerkat卻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垂直。
啟示:直播沒有護城河,唯垂直可獨樹一幟。
-
Theranos
關注度:★★★★★
死亡關鍵詞:技術未到,營銷過猛
被稱為“女喬布斯”的伊麗莎白·霍爾姆斯(Elizabeth Holmes),頭頂巨大光環,19歲創學創業,發現了血檢的痛點,創立了Theranos公司,引導了一出血檢技術的革命。
10年時間,Theranos公司估值達到90億美元,成為美國乃至全世界創業圈的焦點。然而在風頭最盛的時候,問題也隨之暴露。
技術上的不成熟以及經營模式成為該公司最大的死穴,把Theranos和霍爾姆斯號稱一滴血就能完成超過200多種檢驗、只需要等待4個小時、價格不到3美元的技術腿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霍爾姆斯的營銷確實成功,吸引了大量投資。但Theranos已經承認,所謂200多檢測項目只是未來規劃,現在還未實現。低價并非因為使用新技術,只不過是一種價格戰略,為的是盡快占領市場。
啟示:產品是1,營銷是0,弄錯順序是大多數創業死亡的根本原因!
-
死亡幕后黑手——流量黑暗森林
關注度:★★★★★
關鍵詞:互聯網死亡幕后黑手
2016年這十大失敗教訓公司,背后有一個關鍵詞是相通的,就是:流量。
什么叫流量?流量就是單位時間內的客流量,或者人流量。流量不等于客戶,只有一小部分流量能否產生購買行為。你可以想象一個大漏斗,流量在這個漏斗的最上面,也是源頭,只有一小部分能變成客戶。
其實,一切生意的本質都是流量。不管是傳統生意,還是互聯網生意。流量決定所有生意的一切,決定商業模式的本質,決定生死。
流量這個幕后黑手是有成本的。
很多傳統企業的流量成本是很高的,如果你能找到一個更低成本的流量運營方式,恭喜你,你相當于找到一個新的致命武器。
傳統企業有三種大流量經營方式,也基本是傳統做企業的天條:1、門店為王。2、渠道為王。3、品牌為王。
如果說,傳統的流量方式是“光明森林”;那么,互聯網的流量方式是“黑暗森林”。
在互聯網上,最狠的競爭叫“流量封殺”。在傳統線下,你能從流量源頭封殺一個對手嗎,不可能,但在互聯網上,這種“流量封殺”隨處可見。
面對互聯網的流量黑洞,惟爆品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