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融資難現象依舊
“給我五百萬,我就可以撬動某某市場;給我一千萬,我就可以做到市場占有率多少多少;假如給我五千萬,我便可以做到同行業龍頭地位。”但這一切的前提是,企業能否融到資。
現在有很多企業的基礎很好,產品很好,定位很好,但為什么在資本市場融不到錢?有些公司甚至還會經常參加路演,也都未必能找到相應的投資方,在資本市場似乎融資已經成為企業的一道坎兒。
企業為什么會融資難,跟企業有直接關系嗎?
從投資方角度,投資方了解金融,了解資本市場,了解行業的動向,投資方每天都要接觸大量項目,但很難極致了解每一家企業的商業模式,如果一個企業沒有足夠的利潤點,也沒有什么大的亮點,那么很難得到資本市場資金的青睞。
投資是有風險的,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要投準好項目的概率并不是很高。
再者,目前中國企業的平均壽命是三年,如果投資不慎,不小心就有可能“全軍覆沒”,這一點上投資方不得不通過一次又一次的盡調來降低風險。
從企業來說:如果沒有好的商業模式,那么企業不值錢;沒有資本戰略合伙人;沒有信用;沒有找對融資路徑及對象;不知道企業估值,不會頂層股權設計;沒有設計好投資人的進入和退出等等這些都是不行的。
資金是企業的“血液”
資金是企業的“血液”,任何一個企業的創立、生存、發展,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持,而且融資過程始終貫穿在整個企業運行、發展中,因此企業要發展首先就要解決融資難的問題。業內專家表示,隨著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建設不斷推進與完善,企業融資完全可以借道資本市場來解決。
企業要進行投融資,就必須具備有效的資本市場。由于在資本市場上,不同的投資者與融資者都有不同的規模大小與主體特征,存在著對資本市場金融服務的不同需求。投資者與融資者對投融資金融服務的多樣化需求決定了資本市場應該是一個多層次的市場體系。
我國資本市場從20世紀90年代發展至今,資本市場已由場內市場和場外市場兩部分構成。其中場內市場的主板(含中小板)、創業板(俗稱二板)和場外市場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俗稱新三板)、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證券公司主導的柜臺市場共同組成了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功效
從整個金融市場體系協調和發展來看,多層次資本市場是堅實的基礎。資本市場在改革投融資體制,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資源配置,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提高金融市場效率,維護金融安全等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從企業發展角度出發,多層次資本市場是活力的源泉。眾所周知,當前中國的經濟發展程度差異相當明顯,不同企業之間的發展狀況也有很大的差別,如果僅僅只有一個單一標準的行政管制下的市場,那么,這個標準對于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和中小企業往往會形成事實上的制約。
從融資結構上分析,多層次資本市場是調節的手段。結構合理的多層次資本市場能夠帶動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結構的調整,對于改變過多依賴以銀行貸款主導的間接融資的融資結構具有積極的作用。
從資本市場自身建設看,多層次資本市場是其發展的重要目標和標志。它可以發揮促進公司治理結構改善、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作用,也能夠避免由上市公司風險特征加大、風險揭示能力下降而造成的市場風險,更能滿足各個層次的融資者和投資者的需求。
企業家的悲哀?
近年來,中國資本市場異常活躍,很多企業上演的“資本神話”讓中國的企業家們越來越關注資本市場、考慮企業自身的投融資戰略。如何利用資本市場和閑置資金,進行科學合理的理財、實現自身財富的快速增值,已經成為許多企業下一階段發展的目標!
“不缺錢可能是企業家的自豪,但是不知道怎么花錢,不知道怎樣可持續發展一定是企業家的悲哀”。因此通過多層次資本市場,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企業家均可以選擇在合適的市場中找到投融資機會,以此來獲得新的發展機會。
投融資與資本運作是一項專業性相對較強、同時又有一定的財務和法律風險的行為。既要熟悉各種投資方式,了解各種融資方式既要了解資本市場的大環境、明確自身的資本戰略,又要熟悉投融資的基本流程、掌握關鍵點、規避法律和財務風險,在資本運營中做出科學的投融資決策,從而實現資本快速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