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競爭對抗可能意味著完全徹底的較量。在這種比賽中,兩個人或兩個團隊針鋒相對,其中一個人或一個團隊會勝出,而代價是另一方的失敗。但是在文藝復興時期,競爭對抗則有第二種含義,我們稱之為“帕拉貢”。它指的是將兩位藝術家或其作品,并排放在一起,進行評價、比較和鑒賞,并不會褒獎一方而貶低另一方。實際上,有時也會委托多位藝術家,同時實施相類似的項目,每一方都利用自己獨特的才華,來表現一個主題。
“帕拉貢”哲學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相信這種直接比較將激發藝術家提高各自的技藝。不過目前,鮮有企業在自己的研發實驗室中利用類似“帕拉貢”的方法。當然,也有些企業舉行創新競賽,比如塔塔集團最近的Innovista挑戰,該活動在公司中產生了1700個新創意。但是,這些一次性的競賽并不能真正復制文藝復興時期那種充滿創造力、極富成果的藝術競爭對抗。此外,有關創新的商業文獻中一般也不鼓勵競爭。管理專家們更愿意談論研發中心內部的合作與協作,而不是競爭和對抗。
但實施現代版“帕拉貢”的最佳方法則是讓兩個或多個團隊同時開展相同的項目,這種競爭對抗未必一定就排除協作。我們相信,研發管理人員將能夠使二者在更深層次相互結合,它應該成為更多企業日常研發流程的一部分。這似乎代價高昂,但計劃 多個團隊處理相同的問題,如果能夠產生更好的解決方案,廣泛但有節制地利用競爭,并不一定就是低效果或低效率的。對于有興趣利用“帕拉貢”威力的高管,應該遵循三條原則:
組建團隊。競爭的團隊應該來自于不同的部門,包括多種專家,采用明顯不同的方法處理相同的問題。畢竟,經常會有多種方法可以用來解決研發難題(有時還是出自不同的學科),如果不進行試驗,我們常常無法知道哪種方法最佳。此外,各團隊都有自己的偏好和在范圍較窄領域內的專長,這使得明確地采用各種不同的方法變得更為重要。
欣賞差異。在文藝復興時期,繪畫作品被并排擺放,使觀賞者能夠進行比較和欣賞,其他藝術家可以從中借鑒。采用同樣的辦法,我們可以將各個團隊開發的各種不同的解決方案放在一起,比較它們之間的優缺點。在許多情況下,一方可以吸收來自于另一方的思想理念。或者可以將最終被淘汰的解決方案送回實驗室,沿著新的方向再次進行開發。
進行“市場測試”。復制“帕拉貢”實踐的另一種方法是把產品設計提供給內部評判團或一組客戶,讓他們對不同的解決方案進行比較權衡。就像文藝復興時期每個藝術家都有自己的追隨者一樣,在有些情況下,我們可能會發現,能贏得客戶歡心的產品不只一種。
無論采用何種評判機制,我們有理由相信,讓兩支或更多的團隊同時攻關某一特定項目,能夠產生更強的激勵作用,從而提高創新水平。只要對這種競爭對抗精神進行有效的管理,讓研發團隊知道其方案最終會與其他的方案一較短長,他們將會更加努力地工作。
同時,我們對于競爭對抗帶來的挑戰應持現實主義的態度。即使在文藝復興時期,某些競爭對手也會失控,有時甚至會導致決斗、監禁和謀殺。管理不佳的競爭對抗可能會發展成研發管理人員千方百計避免的破壞性競爭,會抑制思想交流,并妨礙協作。只有強有力的管理應該能夠確保競爭不會導致苦果,加劇不和。最為重要的是,企業在實施“帕拉貢”時,必須輔以廣泛而深入的通過合作共同取得成就的企業文化,利用富有成效的競爭對抗所產生的創新活力,使企業產生更多更具價值的創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