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和政府的“管理實踐”與理論界的“管理理論”出現如此的不一致、不和諧,在市場經濟的今天,還是不多見的現象。
中國已有太多迅速膨脹,然后又迅速崩潰的例子,從早期的“三株”、“巨人”、“亞細亞□,到現在的“科利華”,大而不強虛胖的企業在中國枚不勝數,即使很多尚處于領先地位的企業,如果仔細琢磨,根基也是非常薄弱的。所以,隨意做大而根基不牢的企業是建立在沙漠上的高樓大廈,終將傾覆。
從企業發展的角度講,做強才是根本,做大不過是結果。只有做強的企業才會真正做大,一個企業能否最終做大,要受很多條件限制,比如人文環境、社會環境、國家整體規模、世界經濟一體化情況,以及行業本身的特征。一個強大的企業,必然會逐步發展到一個比較合適的規模。這個規模可能很大,也可能不大,因為最合適的規模是由企業所在的行業性所決定的。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哈佛商學院西蒙教授所寫的《隱性冠軍》才會有醒世的借鑒意義。因為的確有一大批不大卻是很強的世界級企業,他們在自己特定的領域內已經達到了最佳規模,同時占據有霸主地位。盲目擴張只會降低效益,帶來失敗。一味求大是很危險的,雖然有時為了抓住機會,需要迅速做大。但企業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做大與做強有不同的要求。
其實,做強與做大,并不是一對必然的矛盾,在某些情況下是可以兼得的,這也是企業發展的最佳狀態。筆者認為,在大多數情況下,做強在先,做大在后,并且做強應該始終貫穿于企業經營的始終。
做大的比較喜歡橫向比較,而做強的比較喜歡縱向比較。橫向比較的結果是企業要“快馬加鞭”,縱向比較的結果往往是“苦練內功加專業化”。
做大的與做強的考慮問題的基本點是不同的,一味做大的人更多考慮的是把別人的變成自己的,自我占取的資源越多越好;而做強的人考慮的是怎樣給別人提供更多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當我們把企業存在的目的定位于服務社會的時候,就會非常珍惜社會提供給企業的既有資源,把占有社會的資源看成是對社會的承諾,只有很好地履行這種承諾,社會才會增加對企業的信用等級,從而讓企業占有更多的社會資源,做更大的事情,這就是一條從強到大的基本道路。
隨機讀管理故事:《獅子怎么管理狼?》
有一天,獅子讓一只豹子管理10只狼,并給他們分發食物。豹子領到肉之后,把肉平均分成了11份,自己要了一份,其他給了10只狼。這10只狼都感覺自己分的少,合起伙來跟豹子唱對臺戲。雖然一只狼打不過豹子,但10只狼豹子卻沒法應付了。豹子灰溜溜的找獅子辭職。獅子說:今后,看我的。
第二天,獅子把肉分成了11份,大小不一,自己先挑了最大的一份,然后傲然對其他狼說:你們自己討論怎么分這些肉。為了爭奪到大點的肉塊,狼群沸騰了,惡狠狠的互相攻擊,全然不顧自己連平均的那點肉都沒拿到。豹子欽佩的問獅子,這是什么辦法?獅子微微一笑,聽說過人類的績效工資嗎?……
第三天,獅子依然把肉分成11塊,自己卻挑走了2塊,然后傲然對其他狼說:你們自己討論這些肉怎么分。10只狼看了看9塊肉,飛快的搶奪起來,一口肉,一口曾經的同伴,直到最后留下一只弱小的狼倒在地上奄奄一息。豹子欽佩的問獅子,這是什么辦法?獅子微微一笑,聽說過末位淘汰法嗎?……
第四天,獅子把肉分成2塊,自己卻挑走了1塊,然后傲然對其他狼說:你們自己討論這些肉怎么分。群狼爭奪起來,最后一只最強壯的狼打敗所有狼,大搖大擺的開始享用它的戰利品。狼吃飽以后才允許其它狼再來吃,這些狼都成了它的小弟,恭敬的服從它的管理,按照順序來享用它的殘羹。從此,獅子只需管理一只狼,只需分配給它食物,不必為其它的狼再操心了。豹子欽佩的問獅子,這是什么辦法?獅子微微一笑,聽說過競爭上崗嗎?……
第五天,獅子把肉分成5份,自己拿了3份,然后把1份分成9小份,對狼們說:每個都領一小份,我考察你們,最后決定最優秀的可以額外獲得那份最大的。然后狼群們迅速拿了各自的那塊,各自考慮了一番,有些狼拿出來了自己那份的一部分來給獅子,有只狼把全部都上交給了獅子,卻換回來的優秀員工獎勵——那塊大肉。獅子得到了全部80%的肉。豹子佩服得五體投地,問獅子這是什么計策?獅子微微一笑,聽說過官場規則嗎?…
第六天,獅子把肉全占了,然后讓狼去吃草。因為之前的競爭,狼群已經無力再戰了,于是只能逆來順受。豹子欽佩的問獅子,這是什么辦法?獅子微微一笑,聽說過和諧社會嗎?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