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500強中,有40%以上的企業是家族企業。在德國,家族企業更是在21世紀初的前幾年就創造了德國經濟近一半的產值。既然家族企業擁有如此大的魅力,可為什么中國家族企業的平均壽命卻只有2.7年呢,中國的家族企業又該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呢?
中國有數量眾多的家族企業,如何實現家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是這些企業的管理者們非常關心的問題。
企業創始人應突破自身和家族成員素質的局限性,建立現代企業的管理結構,實現家族企業的股份化,并能夠長時間鍛煉和培養接班人,這是家族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不二法門。
家族企業股份化
家族企業的核心本質 是 企業的資產所有權和經營控制權都為家族持有。家族企業在創立之初具有一個天然優勢,就是他們之間的血緣關系使得彼此之間 非常 信任,溝通成本非常少。此外, 在家族企業 創立之初,員工多為家族成員,創業所得的收益也在家族內部中分配,所以家族成員往往不計較加班費、甚至基本工資等,運營成本自然很低。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當 家族企業變得越來越強大, 并不是 企業的所有人員都和 創始人 有血緣關系。此時, 企業老板 將面臨企業內的家族成員和非家族成員之間的管理沖突問題:家族成員 可能不計較基本工資、提成,但是非家族成員會有所要求,有時甚至還 要求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這時, 血緣式管理 方式已 經漸漸不再適合這個 家族企業 了 ,企業的掌舵者就會面臨一個抉擇:是退回去,還是勇敢地走出去?
面臨這個抉擇時,有兩種情況 : 第一, 家族成員不夠優秀,不過創始人 只信賴家族成員 而 拒絕采用職業經理 人制 度, 那么 企業永遠都做不大 ;第二,家族成員足夠優秀, 即使 不將經營控制權交予非家族成員, 企業也 會有光明 的發展 前景。 如劉永行五兄弟,他們每個 人 都 很 牛,他 們的 企業做到 幾百億時,家族股份仍將近 100 %。 因此,拒絕采用職業經理 人制 度的前提條件必然是 企業老板和他的 家族成員足夠優秀。如若不是,又想做大,那就必須引進職業經理 人制 度。在引進職業經理人的過程中, 要實現 可持續發展 就 必須舍得 分錢。通過分錢將沒有血緣關系的非家族成員強行變成血緣關系,即“經濟血緣關系”,從而實現家族企業的延續。
股份化就是一種“經濟血緣關系”。家族企業通過股份 化 使原來只有 1 ~ 2 個股東的企業變成多個股東的企業。這樣的企業也是家族企業,因為股東之間也有血緣關系,只不過這種關系從以前純粹的血緣關系變成了今天的“經濟血緣關系”,企業也就從家族企業變成了企業家族,企業中也就有很多人變成企業家族的成員。
家族企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在股份化后,一定要 建立 股東的進退機制。有了這個機制,一旦企業家族成員的能力 無法 勝任激烈的市場競爭 , 使 企業發展受阻 時,就可以利用股東的進退機制來引入新的人才,淘汰“劣質”成員,甚至包括家族成員和 創始人 自己。
股東 退出方式有很多種,現在的退出方式 都 比較合理, 股東 可以在 離開公司、離開公司的某些崗位 的時候 ,將屬于 他 的股份出讓部分或全部。比如, 幾個人 共同創業時 某位股東 投入了 1 萬元,占全部資產總額的 10 %,現在企業資本是 1 億元,所以 他退出時,應按企業價值和他 所擁有的股份所占全部資產總額的比例給 他 1 千萬 元。 他 拿到這部分 錢 離開 以后 ,原先擁有的那部分股份也就出讓給他人了。當然,如果有人愿意溢價退出更好,那也說明企業有發展前途。總之,就是按照企業的實際價值、市場價值或者溢價退出。
在股東的退出機制中有一點需要注意 ,就是越早退出越好。中國的企業家要扭轉一個觀念:企業不是 自己 的孩子,而是 自己 的 產品。中國的企業家往往就是太愛自己的企業,不舍 得離開它, 該退出時不退出, 就會 錯過了良好的退出時機。
實現家族企業的更新換代
中國的家族企業往往到了要更新換代的時候才發現后繼無人 , 解決這個問題最好 的 方 法 就 是從家族內部尋找到接班人,但掌舵者往往擁有自己天生的素質以及絕對無法復制的人生閱歷,具有一定的“天然性”,常常可遇 而不可求 。
找不到接班人怎么辦?企業的掌 舵者可以扮演的 三種 角色:一是 只做 股東。將企業交給 CEO ,即首席運營官去管理。二是 培養 企業家。如果 從 家族內部成員 里面 無法 找到 一位優秀的管理人才, 那 就 培養 一個管理人才,把他培養成一位會用人的 企業家 。 企業家的關鍵 能力 在于“用人”, 只要他擁有識人、用人的本事, 就會有 很多人來幫助他操盤。 三是 培養 資本家。如果連企業家也培養不出,那就培養資本家 ,能夠看住財富、會投資就可以了,從而保證自己家族財富的延續。那么, 只要在政局和社會穩定的情況下,幾代之內,家族內部往往會出現一位優秀的人才,這就 叫作 “富過三代”。所謂的“富不過三代”是因為中國一般把企業家和家族混為了一談, 百年企業 是不多,但百年家族完全是可以的,這其實也是一種延續的方式。
總而言之, 中國目前的家族企業 掌舵者要想“富過三代” , 一定要在 傳承家族企業管理的優良傳統的同時,引入現代企業發展所必需的先進的管理制度,實現股份化, 并積極培養 鍛煉 接班人 ,把企業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