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很多外貿企業的老板會說:我們一直在盡力適應內銷運營的要求。而這卻是最令人擔心的!因為,他們時常并未深刻理解,在內銷中企業應該承擔什么角色。如果知之不深,還認為自己已經做得不錯,那麻煩就真的大了。
外貿企業拓展內銷,對運營角色轉變有一定的認識,并試圖在內銷拓展中實現這樣的轉變,沒有上升到戰略意識去深刻理解其中的艱巨性。當挑戰真的來臨時,難免因為重視不夠,導致運營角色的轉變不徹底。
只要想想外貿業務的運營,我們就會發現:與內銷相比,外貿業務相對簡單,關鍵環節也較為單一,主要包含產品制造環節、產品整合環節、物流運輸環節、海外代理商拓展環節。
外貿業務的特征決定了,其運營的戰略要素比較簡單,制造成本及物流成本、產品品質及創新、海外代理商拓展及維護,是外貿業務運營基本戰略要素。
在外貿業務中,企業承擔的角色主要為:產品研發者、產品制造者或產品整合者。諸如產品的分銷、 零售 與服務這些下游環節,基本由海外代理商或零售商承擔,企業基本不承擔任何角色,或肩負使命有限。本質上說,外貿業務對企業提出的要求以產品為核心,外貿企業扮演的是一個“優秀性價比產品”運營者。
面對中國制造過剩的現實,運作國內市場,應圍繞著“得下游者得天下”展開,更大地占據了下游優勢,更多地進入了終端用戶心智,就更容易建立市場競爭優勢。
產品越來越同質化,要掌控國內市場下游環節,我們應解決的三大命題:如何更有力地掌控渠道?如何更有力地滲透零售終端?如何更有力地進入終端用戶的心智?
對于外貿企業拓展內銷,這樣的現實同樣難以回避。內銷運營的深入性,讓我們的角色就發生了根本性轉變,由“產品運營者”向“市場運營者”角色的轉變對于外貿企業來說無疑是一次蛻變。
那么,為什么說這樣的蛻變是戰略性的呢?我們不妨看看角色轉變對企業提出了什么新挑戰——
以產品運營為核心的原有優勢,已不能滿足內銷運營的要求,企業需要建立更加全面競爭能力;
新核心競爭力的打造,也將促使企業對自身資源做戰略性調整;
內銷運營的全面性和運營管理的深度,對企業原有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勢必導致企業組織架構及管
流程的全新變革;
……
以上挑戰都是戰略性的命題,解決這些命題,外貿企業無疑要做戰略的調整,運營角色的轉變,將演變為外貿企業一次華麗的戰略轉型。
如何實現運營角色的戰略性轉變呢?運營角色戰略性轉變,本質上說,是由簡單的產品運營能力向綜合的市場運營能力的升級。在戰略意識上,外貿企業應充分理解運營角色轉變的必要性,在戰略部署上,則應竭力構建綜合的市場運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