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睿咨詢曾有研究稱,如果管理者不力,則平均只有11%的員工會主動地發揮自己的最大潛力;而如果領導者夠優秀,這一比例能被提高到驚人的98%。
發表在//www.fastcompany.com上的一篇文章稱,領導者如果有意識地規范自己的行為,培養出下面這6種習慣,就能達到這種效果,讓組織受益:
1. 用人之長。優秀的領導者能夠從團隊成員喜歡做的工作中看出他們的長處并加以培養和優化。
2. 理解他人。領導者應擅長傾聽和換位思考,并能在員工表達出情緒的時候表示理解,從而緩和局勢。
3. 認可他人的成績。這會讓員工對自己和所做的工作感覺良好,在面對挑戰時也能有較好的心態。
4. 掌握正確的人脈。領導者要善于挖掘各個層次的人才,這些人能彌補領導者自身的弱點,也能在必要時給領導者的屬下帶來機會,從而形成吸引、成長和創造機會的良性循環。
5. 不要管得太細。領導者只用定下總的目標,剩下的應該依靠下屬的長處,賦予他們責任,然后下屬自會達成目標。
6. 創造允許犯錯和嘗試的安全環境。
隨機讀管理故事:《耳聾的青蛙》
有一次,有一群青蛙比賽爬上一座高塔。
許多人聚集在高塔周圍觀看。他們不相信參賽的青蛙能登上塔頂,于是大聲喊"別費勁啦!你們這些青蛙是不可能到達終點的!"聽到這些話,一些青蛙開始退出比賽。但有一些青蛙還在堅持,向塔頂前進。
觀眾們繼續在喊:"別費勁啦!你們也不會成功的!"隨后不久,青蛙陸續放慢腳步,放棄了比賽,此時只剩下一只青蛙還在默默地向上爬,而且越爬越有勁。
接近終點的塔頂了,那只青蛙用盡全力終于登上了塔頂。此時塔下群眾一片歡呼聲,歌頌這位青蛙英雄。
人們好奇地想知道這只青蛙是如何堅持下來的。于是對它進行專訪在,此時人們發現:原來這只青蛙是個"聾子"!
管理故事哲理
切記,什么時候都是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永遠不要讓別人的悲觀情緒毀掉你心中最美好的希望。對于新晉升的管理者也是如此。以前的同事,成了自己的下屬。這種角色的轉換完成之前,尤其是過渡期,新工作難以開展,抱怨也逐漸增多,以致于最后可能都懷疑自己根本不是當管理層的料兒。這時候,再加上身邊某些心懷不軌的人,在邊上私下談論、扇風點火,事情往往會朝壞的方向發展。所以,如果有人說你無法實現自己的夢想,那么不妨就"裝聾作啞"吧,于公于私都有好處。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