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注意觀察,你會發現:不少新任主管習慣擺出“領導的腔調”,動輒便向下屬大聲喊叫,或表現得“不近人情”,所謂的“壞脾氣與職位同步發展”。事實上,越資深的主管越清醒,他們明白隨著自己在企業金字塔中位置的不斷抬高,自己的未來越來越取決于與上司、同僚和下屬的關系,因為每個人的晉升都離不開別人的提攜。
“打工皇帝”唐駿認為,員工的晉升無外乎三個因素:工作
績效
高、辦事信譽好和人緣口碑佳。在大型企業內,不乏智商高達150的聰明人,但這些人未必擁有好的人緣和蓬勃發展的勢頭。美國
領導力學習
中心針對
經理人
的研究發現,中層經理人在事業發展中被降職或長期得不到晉升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建立和維持積極關系的人際交往能力。
善于締結好人緣與溜須拍馬也不能混為一談,好人緣是以開放與自信為基礎,它強調在追求和實現自我目標的同時,以積極心態接受來自同事的挑戰。
需要提醒的是:職位越高,關系越重要。你需要將自己的身子從電腦前移開,要敢于探索自己陌生的領域,投入時間與其他經理構建橫向關系,了解他們的工作內容與情況、傾聽他們的需要及對自己部門的期望,或許這些不起眼的時間“
投資”會在不久將來帶給你回報!
隨機讀管理故事:《分工》
一位年輕的炮兵軍官上任后,到下屬部隊視察操練情況,發現有幾個部隊操練時有一個共同的情況:在操練中,總有一個士兵自始至終站在大炮的炮筒下,紋絲不動。經過詢問,得到的答案是:操練條例就是這樣規定的。原來,條例因循的是用馬拉大炮時代的規則,當時站在炮筒下的士兵的任務是拉住馬的韁繩,防止大炮發射后因后座力產生的距離偏差,減少再次瞄準的時間。現在大炮不再需要這一角色了。但條例沒有及時調整,出現了不拉馬的士兵。這位軍官的發現使他受到了國防部的表彰。
[分析]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科學分工。只有每個員工都明確自己的崗位職責,才不會產生推委、扯皮等不良現象。如果公司象一個龐大的機器,那么每個員工就是一個個零件,只有他們愛崗敬業,公司的機器才能得以良性運轉。公司是發展的,管理者應當根據實際動態情況對人員數量和分工及時做出相應調整。否則,隊伍中就會出現“不拉馬的士兵”。如果隊伍中有人濫竽充數,給企業帶來的不僅僅是工資的損失,而且會導致其他人員的心理不平衡,最終導致公司工作效率整體下降。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