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前,轉型的事件充斥著職場的個個角落。佛說,心隨風動。職場江湖中,心動,人動的事紛紛上映。筆者一年下來,接觸到的職場轉型咨詢個案也通常在這個時間段,開始有結果。但結果好壞、轉型成功,卻不能一分為二的判斷。原因是一個決定只代表一個動作,而動作確是非靜態發展,所以還需待以時日繼續觀察。
職場轉型,是職業生涯的一次大跨越,目的是顯見的:為了求得更好的發展。因此,采取中途調整軌道、另謀職業核心競爭力,改行轉型跳槽,一下子,職場有殺出許多“半路出家”勇者。
B女士后來跟領導腦別扭,經不住一時意氣用事,憤然離開了原來的企業,多處應聘,雖沒有四處碰壁,但也還未有心儀,迫于無奈到了新公司上班。可“身在曹營心在漢”,由于沒有隔斷原來舊公司的情感和人脈聯系,因此對于新的公司一直沒有投入感和歸屬感。后來實在忍不住,尋找多方關系想跟原有領導重修舊好,可崗位已經被新人頂替,回去的可能性極其渺茫。年底咨詢跟進時,筆者反復弱化她的不合理信念:只有原來的公司是最好的。她才逐步從懊惱、后悔等消極情緒中走出來,端正心態,用新的眼光去接納新環境。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咨詢師不斷扶持和強化。
隨機讀管理故事:《一份記載失敗的成功者簡歷》
這是一位偉人的簡歷。
22歲,生意失敗;23歲,競選州議員失敗;24歲,生意又一次失敗;27歲,精神崩潰;29歲,競爭議員;31歲,競選選舉人失敗;34歲,競選參議員失敗;37歲,當選國會議員;39歲,國會議員連任失敗;46歲,競選參議員失敗;47歲,競選副總統失敗;49歲,競選參議員兩次失敗;51歲,當選美國總統。
他就是美國總統林肯。可以看出,在林肯的一生中,失敗占了大多數,但最終他卻成為了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管理故事哲理
任何人的一生都充滿了坎坷與機遇,成功的關鍵在于你是否能越過坎坷,抓住機遇。而我們能否跨越必然經歷的失敗,就在于我們能否從心態上把失敗當作我們奮斗的過程。只有這樣,我們的句號才會是成功。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