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 盡管在我國發展的時間較短,也不夠成熟。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力資源在我國企業中越來越受到重視,特別是在21世紀以知識主宰的社會。21世紀 人力資源管理 既有著工業文明時代的深刻烙印,又反映著新經濟時代游戲規則的基本要求,從而呈現出新的特點。
一、知識經濟時代是一個人才主權時代,也是一個人才“贏家通吃”的時代
所謂人才主權時代就是人才具有更多的就業選擇權與工作的自主決定權,人才不是被動地適應企業或工作的要求。企業要尊重人才的選擇權和工作的自主權,并站在人才內在需求的角度,為人才提供人力資源的產品與服務,并因此贏得人才的滿意與忠誠。人才不是簡單的通過勞動獲得工資性收入,而是要與資本所有者共享價值創造成果。
所謂“人才贏家通吃”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越是高素質、越稀缺、越熱門的人才,越容易獲得選擇工作的機會,其報酬也越高;二是人才資源優勢越大的企業越具有市場競爭力,也就越容易吸納和留住一流人才。
人才主權時代的動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1.知識與職業企業家成為企業價值創造的主導要素,企業必須承認知識創新者和職業企業家的貢獻與價值,資本單方面參與利潤分享的歷史已經結束,知識創新者和職業企業家具有對剩余價值的索取權。這就改變了資本所有者和知識所有者之間的博弈關系,剩余價值的索取權是人才主權的基礎,也是它的理論依據。
2.21世紀,社會對知識和智力資本的需求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更為強烈,導致知識創新者和企業家等人才短缺的現象加劇。人才的稀缺性、巨大的增值空間和人力資本的高回報性,使得:
(1)資本瘋狂地追逐人才。正如美國思科(CISCO)公司總裁所言:“與其說我們是在購并企業,不如說我們是在購并人才。”
(2)人才選擇資本。人才是揣著能力的選票來選企業,人才有了眾多的工作選擇權。
(3)知識與人才雇傭資本。如在知識創新型企業,人才通過引入風險資本,就是用知識雇傭資本,通過知識轉化為資本的方式,來實現知識的資本化。
3.21世紀,世界經濟的一體化,使得人才競爭與人才流動國際化。中國加入WTO對我們沖擊最大的不是我們的產品市場,而是人才市場。尤其是企業家人才和熱門技術人才的競爭白熱化。這就使得人才流動的范圍拓寬、人才職業選擇權加大。
人才主權時代使得那些能夠吸納、留住、開發、激勵一流人才的企業成為市場競爭的真正贏家。同時,也可能給企業帶來短時間的負面效應。一是會產生人才泡沫 。企業一味通過高薪留住、吸納人才,會造成熱門人才的價值與價格背離;二是人才流動作為人才價值增值與價值實現的一種途徑,會致使跳槽頻繁、人才流動風險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