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理翔是寧波方太廚具有限公司董事長,現在,更多人稱呼他為老師、校長,2年前,功成身退的茅理翔創辦了寧波家業長青接班人專修學校,教導那些有志向繼承家業的70后、80后甚至90后富二代們。
茅理翔相信,把企業成功交給兒子,并把這種經驗廣泛地傳播出去,這是比創辦多少個企業還要有意義的事情。
在企業交接班過程中,通常會遇到“老子不放心”、“兒子沒信心”、“職業經理人不真心”的問題,而茅理翔智慧地采取了“以退為進”的戰略,為兒子樹立了威信。
2002年,茅理翔已經決定把企業交給兒子茅忠群打理,“事無巨細,直接向總裁(茅忠群)報告。”但是下面的職業經理人或者是習慣了直接向茅理翔報告,或者心里還只認可茅理翔這一個老板,決策轉移很不奏效。于是,在各高校邀請茅理翔前去演講時,茅理翔總是欣然應邀,讓職業經理人再也找不到董事長了,自然轉向總裁報告。
目前,中國90%的民營企業都是家族企業,他們的創業元老已年過花甲,企業正面臨由家族式向規范式運營轉型,“民營企業交接班比金融危機還嚴重。”茅理翔不無擔憂,這支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力軍即將面臨生死大考。
訪談
經濟觀察報:“富二代”是一個怎樣的群體?
茅理翔:第一代民營企業家實際上是變革 開放的新生產物。那么“富二代”更加是變革 開放以后新誕生的一個特殊群體。這個群體的特色是他相對家庭生活富裕,不像第一代企業家創業時非常艱苦。
他可能得到的教育會比其他人高,可能剛畢業就開好車。這樣一個特殊群體有些是精英,有使命感,有責任感,敢于創業,但是不到20%。大多數的人人緣不錯,但也有貪圖享受,不愿意艱苦奮斗的情況。
還有小部分人貪圖享受,吃喝玩樂,飆車,賭博,可能5%到8%左右,這些人對社會造成的印象很壞,“富二代”好像就是不光彩的代名詞。本來“富二代”是一個很現實的一個名字。
所以現在很多的“富二代”感到很痛苦,他說我為什么要出生在這樣的家庭里面?我沒有選擇自己職業的余地,我只有去接班,我不去接班,老爸會說我不忠不孝,社會會說我沒有出息。那我去接班可能有兩個結果,一個是搞不好,敗家子。搞得好那是父親傳下來的,所以他的心理壓力非常大。
再加上現在社會上的“富二代”的這個說法,所以他們心理壓力非常大。
經濟觀察報:目前,家族企業中老一輩的創業者平均到了什么年齡?企業發展已經開始迫切面臨接班人的問題了嗎?
茅理翔:這個階段正好是變革 開放30年,老一代企業家已經到55歲到75歲之間。未來的5-10年,將是中國民營企業交接班的第一大高峰期,也是中國民營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第一大危機。
為什么?兩個方面去想:第一,世界性的規律第一代到第二代傳承,成功的只有30%,有70%要在傳承當中淘汰。那么假如中國的民營企業有70%要在這個過程當中淘汰,那是中國的悲劇,因為中國的民營企業對中國社會貢獻太大,而且中國的民營企業當中90%都是家族企業。
第二,從現在的傳承過程當中的一個現狀來看,一代也好二代也好,我們的傳承是不容樂觀。所以說現在是什么階段呢?是第一大高峰期,也是第一大危機期。
經濟觀察報:族企業除了培養接班人還有什么其它的一些措施來做好未來5-10年的準備?
茅理翔:第一大任務必須要培養接班人,因為富二代們不培養好成為優秀接班人,他們會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失權、失財富,可能會出現爭斗,兄弟爭斗,家族爭斗,跟職業經理人的爭斗,那是很壞的一件事。而且這些二代有錢,文化程度也比較高,影響力很大。
即使我們70%淘汰,成功比例30%上升到50%,即使升到70%,那還有30%要淘汰。那么這些淘汰的有兩個面:第一個這些人我們是需要去讓這些企業去淘汰,那么淘汰有幾種淘汰方式,被優秀的家族企業兼并,收購。第二培養優秀的職業經理人。那么第三個就是能夠轉變成現代企業的制度就轉變成現代企業制度。
經濟觀察報:能介紹一下方太交接班的情況嗎?
茅理翔:我們的交接班可以說是在一個特殊情況下進行的,它有三個特點:第一,茅忠群是在我產生危機的情況下來接班的。因為我第一次創業的企業已經做到世界第一,但是后來有幾十家企業模仿方太,廣交會里面有幾百個攤位打價格戰,從1.2美金降到0.3美金一個,我開始要虧損了,后來我新開發的兩個項目又失敗,迫使我動員我的兒子來接班。
第二,就是我們的交接班和創業是共同進行的,交接班有十種模式。其中一個模式是共同創業,一個模式是獨立創業。我們是在共同創業的這么一個過程當中來完成交接班的。
第三,就是我們在交接班的過程當中,實質上是完成了企業轉型升級的變革。
經濟觀察報:企業轉型升級的變革,體現在哪里?
茅理翔:首先是品牌,我第一次創業沒有自己的品牌,我是給人家做代工。到方太以后,1996年1月18號成立的第一天起,我們決心成為中國廚房電器第一品牌。這個意見是我兒子提出來的。
第二是營銷,因為第一次創業時,董事長、總經理、供銷科長、推銷員都是我一個人。給人家做訂單不需要很多的銷售員,我一個人就夠了。但是到方太做品牌,全國各地有46個分公司,56個辦事處銷售員、促銷員、服務員,從推銷向營銷的變革。
第三就是管理,就是從傳統的家族制轉變為現代的家族制。因為傳統的家族制就是公司內部的高層都是家里人,但是在方太,我們變成了現代家族制,也就是說總經理是我兒子擔任,兒子下面所有的干部全部是非家族制的職業經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