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的蛋糕吸引著更多的實體商家前來搶食。昨日,國美宣布旗下的電子商務網站全新上線,并拋出了“B2C +實體店”融合的電子商務運營模式。
實際上,統計數字讓業界對網上購物憧憬無限。來自商務部的數據顯示,過去5年國內網購規模暴增了22倍,到2010年已達4500多億元,其中數碼家電占比達10.35%,銷售額突破400億元。
“雖然電子商務正蓬勃發展,但目前網購平臺卻依然停留在低層次的價格比拼上,并未觸及到電子商務的本質。”國美總裁王俊洲解釋認為,電子商務的本質并不是將產品轉移到網上去銷售,而是要探索一種虛實相融的商業模式。電子商務的本質不在“電子”,而在于“商務”,其競爭力不在于“網店”,而在于“供需鏈”。
深圳國美方面向南都記者表示,不是在網上開店就是電子商務了,如果沒有完善的后臺體系支撐,這樣的網店是根本無法準確獲知并滿足用戶需求的,因此也就沒有任何競爭力,所以目前的首要任務是領先的后臺支撐體系。對此,有關人士向南都記者舉例說,配送時間不準確一直是困擾網購消費者的難題。今后,客服坐席會采取主動服務的方式,從消費者下訂單開始就計算出準確的送貨時間。如果遇到不可抗力而延遲派送的情況,將第一時間根據延遲情況通過郵件、短信、電話等方式與客戶溝通。這種主動方式顛覆了以銷售為中心的傳統服務,帶來了新的消費體驗。
不過,南都記者留意到,按照國美的說法,只希望在后臺體系上做到最好,而不求在體量上達到多大,這與其在實體店戰略上的咄咄逼人形成反差。對于數以百億計的市場容量,國美方面也一再諱言到底“要分多少羹”。有深圳業界人士認為,在京東、淘寶、蘇寧易購等大肆攻城略地之后,國美對電子商務顯得有些后知后覺。此番進軍,難免帶有被動宣戰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