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IDC數據,2012年第四季度HTC在全球智能手機銷量排行第9,市場份額僅為3.1%,銷量710萬臺,同比下滑30.6%,環比下滑17.3%。對于今年HTC的發展狀況,野村證券認為HTC新一代旗艦智能機M7將成為關鍵;匯豐證券則預計,被HTC寄予厚望的旗艦產品M7將面臨三星新一代旗艦機型GalaxyS4的激烈競爭,因此繼續維持HTC股票“減持”評級;瑞銀證券亦表示,5英寸機型競爭已經非常激烈。
自剖衰落原因:忽略創新 缺乏 營銷 供應鏈 競爭 與蘋果糾紛
在專訪中,王雪紅引用圣經里“尊容以前,必有謙卑”的說法來說明今天的HTC正以一種謙卑的態度反省,實際上這句箴言之前的兩句是“敗壞之先,人心驕傲”,這句并未講出來的箴言或許更能反映出HTC過去一段時間的走勢,自2011年4月超過諾基亞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廠商開始,HTC就開始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并最終引發市場份額和凈利潤的持續走低。
王雪紅判斷,創新是HTC失利的主要原因,她表示“問題不是只有一個。最大的問題應該是HTC的創新,第一,沒有好好的去溝通;第二,沒有好好的去把它做到最完美”。她解釋到,三星最近以筆作為創新元素的思路HTC早已想到,曾經旗下的多普達品牌是最早搭配筆的智能手機,但是HTC并沒有真正將筆作為一個創新元素進行完善,也沒有和消費者講筆是HTC的創新。
她還承認,過去一年里HTC在營銷方面做得很差,“當時我們的營銷希望能夠集中,請國外的人來做一個整體的營銷下去。當這個做得不夠專業,而且做得不夠好的時候,改變的速度又慢”,最終營銷成了HTC的短板之一。據悉,因營銷失誤,2012年末HTC首席營銷官王景弘離職,改由何永生接任。
供應鏈也是王雪紅最頭疼的問題之一,她介紹,HTC是三星OLED屏幕最早的客戶,三星在HTC研發部門的幫助下實現了非常好的效果,但當三星要大做Galaxy的時候,會集中產能去供應他們自己的品牌,最終HTC不得不更換贊助商。
與蘋果的糾紛是HTC市場份額下降的最主要原因,2010年HTC美國市場收入占比為50.6%,歐洲市場占比為32.3%,亞洲及其他市場僅為17.1%。2011年在美國市場收入比也保持在40%至50%之間。2011年8月,蘋果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發起了關于HTC涉嫌專利侵權的申訴,并最終導致HTC部分產品被禁售,市場份額急劇下降。
新布局規劃:加強自主創新 加大在華營銷投入 發力中高端
在采訪中,王雪紅數次談到HTC應加強創新,她認為創新是一個必須要走的路程,雖然創新這個詞很爛用,很多人都叫創新,但這是HTC血液里一定要做到的。她認為,智能手機的創新應該擺脫PC時代拼頻率的創新模式,應該像蘋果改變PC形態般去尋找自己的思路。據悉,HTC在倫敦發布了4.7英寸的HTC One手機只搭載了一顆400萬像素傳感器攝像頭,而非主流的800萬像素或者1300萬像素,引發了業界的討論。
王雪紅還透露,過去一段時間在大陸的投資宣傳還不夠,HTC希望讓每個鄉鎮里面能夠真正能夠摸到、接觸到和體驗到HTC的產品,不只是宣傳,整個供應鏈、整個管理要到位。所以,HTC到今年將要建很多間店面,旗艦店也會開很多,依靠這些手段來完成HTC品牌的宣傳和創新的宣傳。
談及產品的關注方向,王雪紅坦承,做高端的產品是HTC一貫的路線,但是確實也會做中端的產品。中端的產品未來會繼續下去。HTC希望能夠為廣大民眾提供服務,但同時也要保證品質和創新,而要保證我們自己的品質和創新的話,就不能做到非常低端。很低端的手機,必須要拿掉很多東西和創新。
談到HTC的低迷期,她表示,三星起來也不過是一年半年的事情,事情要改變人是非常快的。蘋果十幾年前是非常低落的,忽然間成為全美國、全世界最有價值的公司,但隨著喬布斯故去,這個創新是不是還在很難講。一再挑戰別人,不如挑戰自己。移動終端的市場以及整個科技一直在創新和發展,HTC會創造新的技術來為市場服務。
她還表示,HTC未來一定會往創新核心技術上走,同時也希望中國供應鏈能夠為其提供支持,這樣HTC的創新和供應鏈能夠不被別人牽制掉。大陸這么大,應該可以自己做核心技術的東西。
追問:HTC真能放棄低端市場?
與此前大多數分析師的判斷不同,王雪紅對于低端智能手機產品并無興趣。事實上低端市場早已經成為今天智能手機市場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據IDC數據,2012年第四季度三家中國大陸手機廠商華為、中興和聯想都已經進入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前五名,而這些廠商的共同特點就是完全以中低端為主,對比HTC的不斷下滑,低端市場的增長速度顯然更令人驚嘆。
摩根大通曾發布研究報告稱,由于高端智能手機市場逐漸飽和,2014年全球智能手機的增幅將逐步放緩。這與IDC在此前發布的報告內容基本一致,早在2012年年中,IDC就曾發布報告預測,到2016年中國將占據智能手機市場23%的份額,遠高于美國、英國、印度和巴西。同時中國和印度巴西等金磚四國的增長率將遠遠超過歐美等成熟市場。
這與PC行業市場增長由歐美向新興市場轉移的過程十分相像,在PC行業的歷史中,隨著對新興市場的爭奪,PC產品的價格逐步走低,無論國際大廠還是新興品牌,都無法避免參與價格戰的命運。很難固守高端或者中端定位,盡管智能手機與幾乎標準化的PC產品不同,但亦已經出現趨同的走勢,不發動價格戰,很難開拓中國等新興市場。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凱蒂·胡伯蒂在此前發布的報告稱,蘋果可能會于今年夏天在中國市場上推出iPhone mini,胡伯蒂在報告中特意提到:“我們認為,蘋果將以330美元的價格發布iPhone mini,與聯想、華為、中興通訊和酷派旗艦手機的價格相符”。
當蘋果切入低端市場時,HTC真能繼續無視低端市場嗎?當蘋果切入低端市場后,HTC還能在低端市場有多大的生存空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