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面對辛苦打拼下來的豪邁江山,何享健曾經陷入“太子”不愿歸政的尷尬。對于何享健把美的交給方洪波,劉步塵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子承父業與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要求是格格不如的。如果不能從家族企業轉型到現代企業的管理制度,這個企業是不長壽的。此前已有大量的案例證明了這一點。另外,何享健的創業經歷和把企業管理讓位職業經理人,他的胸懷和眼光都是令人欽佩的。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淺辰)近日,美的集團正式宣布,集團創始人何享健不再擔任集團董事長,方洪波接替何享健擔任集團董事長,并擔任上市公司美的電器董事長和總裁。而美的電器上市公司也發布停牌公告。引發業界對美的的各種猜測。對此,IT商業新聞網記者采訪了家電產業資深觀察家財經專欄撰稿人劉步塵。
面對辛苦打拼下來的豪邁江山,何享健曾經陷入“太子”不愿歸政的尷尬。對于何享健把美的交給方洪波,劉步塵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子承父業與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要求是格格不如的。如果不能從家族企業轉型到現代企業的管理制度,這個企業是不長壽的。此前已有大量的案例證明了這一點。另外,何享健的創業經歷和把企業管理讓位職業經理人,他的胸懷和眼光都是令人欽佩的。
對于何享健大膽任用職業經理人的做法,在劉步塵看來,原因可以歸為以下幾條:一是由于何享健年事已高,現在“退位”也在情理之中;二是因為由職業經理人來接任是早就計劃好的;三是何享健現在交棒的這個時機也是比較好的。以方洪波為代表的職業經理人隊伍經過多年的打拼,用能力和實力證明了他們可以勝任這一切。另一方面,從去年下半年,美的進行了重要的戰略調整。高層的管理人員對此都形成了比較統一的認識。由此,何享健不僅進行了人事層面的培養,還進行了制度方面的準備。所以這個時候推出,是恰逢其時。
對于美的停牌業界引發的整體上市猜想,劉步塵認為,現在發布停牌時很正常的,它必須要停。這個對于美的是否要上市,劉步塵認為可以從客觀和主觀兩個方向來分析。
客觀來看是組織架構的變化。他的高層發生了變動,而且公司的組織架構發生了比較重大的變化。現在美的的架構把以前的架構完全打亂了,以前的二級產業公司都被分布到了各個事業部。這個時候就很難再講美的電器到底是屬于那一部分的產業了。這個時候必須要停牌。主觀方面來看,美的企業內部也可能希望上市。但是美的集團上市也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說是停牌了準備上市,然后接著就可以的,這個需要很多的流程方面的準備。
中國的家族企業向現代企業轉變是大勢所趨。劉步塵認為,家族企業本身存在很多弊病,管理是通過裙帶關系的人而不是制度。在家族企業中,更多的是論親疏遠近來排地位,不是看能力。顯然,家族企業不會有長遠的發展的。
如果把家族企業向現代企業管理方式轉型的利弊進行一番衡量的話,我認為利占90%,弊占10%。一個企業的發展是靠制度來經營而不是靠人來維持。如果是靠人來維持的話,公司的發展一定是不穩定的。劉步塵如是說。
對于職業經理人和大股東之間可能存在的矛盾,劉步塵認為一般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以方洪波和格力的董明珠為例,他們都是創始人老總一手提拔起來的,是經過多年打拼經過大家認可的,實力都是得到大家信服的。
能力和人品都是經過公司認可的。不會有人跳出來說不行。因為這是經過事實檢驗的。這樣就會讓公司走向一種比較穩定的發展而不是一種大起大落。 對于職業經理人是從內部提拔還是從外部空降,劉步塵認為,在中國來看,比較適合從內部提拔。因為一,經理人是經過老板一手提拔栽培起來的,老板信任,他們忠誠。二,能力方面得到大家認可。三,他們在公司內部待了多年對于企業內部的發展和戰略都比較熟悉,對公司的文化都有深刻的理解。這都是比從外部空降具有的優勢。中國的企業發展還是更加適合從內部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