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到某省會城市,路過他們的某政府部門,朋友指著這個單位的大門說:“您知道嗎?這個部門的接連好幾任一把手都進去了。大家都說,這個單位的風水有問題。因為他們單位后面就是某炮校,您想啊,整天被大炮從后面頂著,能有好嗎?”聽后哈哈一樂,沒有當一回事兒。
無獨有偶,前不久去一家企業,聽說他們旁邊的一家企業的三任前領導也都進去了。聽后馬上就想起了前面的事情,不禁多想了一些。雖然并沒有深入地感知這兩家單位的組織文化,但是,在這些地方接二連三地出現這種事情,是不是他們的組織文化出現了問題?思考的、可能是比較武斷的結果是,這些單位的“頭”被不良的組織文化“綁架”了。怎么說呢?
第一,除了一把手律己不嚴咎由自取以外,貪腐作為可能已經成為這些單位內外所有活動的潤滑劑了,這些人被起初看似不起眼的貪腐行為所包圍,慢慢掉進了這樣一個沒有正氣文化的醬缸之中。
第二,這樣的單位,必定缺少來自組織和制度的對貪腐行為的一整套或者那怕是一點兒的監管措施,對所有的違規和敗德行為缺少事先的和事后的監督。
第三,這樣的單位,肯定沒有干事創業的勁頭,其組織文化的呈現方式必定是不務正業,勾心斗角,拉幫結派,相互拆臺。這樣的單位之所以能夠存在,不是因為它沒有爛到底,是因為它是國有的。
第四,在這些單位中,很多人甚至是多數人一般都會自覺地變成足球場上的“盯人中衛”,正常工作做的不多,但盯人的功夫確是一流的。“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在這樣的全場緊逼之下,不出事反而不正常了。
第五,一般來說,這些“盯人中衛”會以道德的借口反對敗德行為,但是,因為身處敗德的組織文化醬缸中,他們的行為也未必是符合道德的,甚至也是敗德的。
當然,這些判斷是基于一般意義上的,未必全面。那么,這樣的敗德醬缸文化是怎樣形成的?我想,恐怕是多年來從上到下、從下到上非理性對抗的結果。你無情,別怪我義!你不講理,我也不和你客氣!長此以往,在上上下下的“合力”對抗之下,組織的良好氛圍和生存環境蕩然無存,變成了一個這樣的人間地獄。
作學習 時常拿吳思先生“土匪種地”的故事來提問大家,學員的回答五花八門,甚至令人捧腹。有的說,土匪從良啦!有的說,土匪本來就是農民,去種地也沒甚么嘛!我們知道,吳思先生說的“土匪種地”,是說笨土匪腦子進水,肆意地搶劫附近村莊和過路的商旅,嚇得村里人跑光了,過路的不敢從這里走了。笨土匪搶不到東西,沒飯吃了,只好自己種地養活自己,變成了農民。
土匪種地,是肆意破壞自身生存環境的結果,那么,身處上述單位一直“在斗爭中成長”的人們,是不是也像那些笨土匪們一樣,在無知地、肆意地破壞著自己的生存環境?
別問喪鐘為誰而鳴,它正在為你敲響!